大學不是保險箱,應該嚴進嚴出
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學分制和素質教育,對于學分制能否順利開展,能開展多久,效果如何,很多人也就此提出了疑問。
武昌理工學院宣傳處處長鄧萬民教授表示,在留級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商量余地,不許求情、不許“放水”,即使有學生因留級而退學也要嚴格堅持原則。
“目前不少高校在學生成績上存在著‘放水’現(xiàn)象,有些高校因擔心管理太嚴格而致學生流失,有的高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學生最終畢業(yè)時考過就行了,而忽略了過程和特色。”他分析說。
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認為,學生成長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直接相關。國外中小學采取的是“在玩中學”的教學方式,大學強調刻苦學習。“而我們是中小學拼命地學,進入大學就像進入‘保險箱’一樣拼命地玩。事實上,18—22歲是學習的黃金階段,我們此舉目的就是希望促使大學生自覺學習。”
該校常務副校長王元璋希望大學生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學習,制定良好的學習計劃,這樣在畢業(yè)后才有可能成為搶手人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