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工作
(一)充分注意新形勢下的群眾利益問題
我們在今天現(xiàn)實條件下來做群眾工作,需要注意什么呢?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需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從總體上來講,一方面要有好的作風,另一方面要有好的方法。當前最關鍵是要有好的作風。具體來說,首先,我們必須充分注意新形勢下群眾的利益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也是我們黨的傳統(tǒng)。但是在不同時期注意利益問題有不同的要求,當前要特別注意處理好社會各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實際上就是利益的分配問題。鄧小平在1993年就曾經很尖銳地談到這個問題,他在與弟弟鄧墾談話時講:“過去我們講先發(fā)展起來,現(xiàn)在看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少。”鄧小平曾經告誡過大家:“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這話講得是很尖銳了。因為利益分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面的問題,這是個基本問題,所以處理好社會各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確是當前最值得注意的。第二,要認真地對待群眾現(xiàn)實的、具體的利益問題。因為現(xiàn)在很多問題是由具體利益而來的,可能具體利益大家認為不是根本的利益,不是長遠利益,只涉及到具體某一部分群眾。但是恰恰是這些具體利益,有時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問題,甚至引發(fā)犯罪,當然這些犯罪都是要依法懲處的。這些問題的背后原因,很多源自具體的利益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帶來社會的不穩(wěn)定,甚至可能帶來群體性事件,所以需要認真地對待。第三,處理好當前的利益關系。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是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引導群眾正確地認識自己所面對的利益。因為現(xiàn)在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消費。比如做生意的人都希望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怎么辦呢?鋪天蓋地的廣告,用各種辦法來宣傳、來誘導、來拉動人們去消費,于是這種消費的空氣把人的胃口越吊越高。但是你把他的胃口吊起來以后,現(xiàn)實中能得到滿足嗎?這是滿足不了的,而且人對于物質利益的追求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什么叫物質利益滿足呢?我認為在任何時候,物質利益滿足的程度只能是跟當時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現(xiàn)實狀況相適應,發(fā)展到什么地步才能滿足到什么地步,沒有發(fā)展到這種地步就滿足不到這種地步?,F(xiàn)在要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要引導群眾正確地認識,不能認為所有欲望都得到了滿足就是最好的,有些你滿足不了,比如住房。什么狀態(tài)是滿足了?過去幾代人住幾十平米,大家也過得下去,今天兩口人住幾百平米還不滿足。有的人甚至買了100多套房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我不理解。對于滿足這個概念,要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可能你給的越多他越不滿足。所以,當前我們做群眾工作,協(xié)調利益問題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二)要認真克服當前群眾工作中的形式主義
說老實話,當前群眾工作中形式主義的表現(xiàn)在有些方面還是很突出的,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作秀,其實這個問題群眾心里都是有數(shù)的。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個個都是分析家、都是政治家,他分析起來頭頭是道的:誰誰誰又開始作秀了,誰誰又怎么樣了等等。老百姓心里是有數(shù)的,你是不是真心實意地為他謀福利,他心里很清楚。所以我們要搞好黨群關系,要給群眾謀福利,應該實實在在做工作。形式主義的東西一定要杜絕,因為這起不到好作用,還起壞作用。
(三)了解當前社會各群體的社會心理
我覺得聯(lián)系群眾,做群眾工作,首先得了解群眾想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心中沒有數(shù)是做不好的。早在1925年毛澤東就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今天你把它拿出來讀一讀,挺有意思的,他把中國當時社會各階級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以及各階級對待革命的各種態(tài)度分析得非常到位,成了我們以后處理很多問題的理論基礎。毛澤東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所犯的錯誤,不論是左的還是右的,都是因為處理不好這個問題。該團結的沒團結,該打擊的沒打擊,該孤立的沒孤立,該依靠的沒依靠,那就會犯錯誤,不是左的就是右的。所以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你得先搞清楚各方面的人對革命是什么態(tài)度,才能在革命中決定政策該怎么做。當然,今天我們不是要打擊誰、孤立誰,而是在做群眾工作的時候得知道,得了解。有時候真是搞不清楚各個社會群體的心理,比如現(xiàn)在的網民。我有一次到一個媒體做節(jié)目,他們問我一個問題,網民的意愿是不是民意?我說網民的意愿當然是民意了,但只是一部分的民意。為什么呢?因為中國有多一半人口現(xiàn)在還是農民,其中有多少人是網民呢?中國的產業(yè)工人現(xiàn)在還占了很大的一個比例,他們中又有幾個網民呢?網民主要還是知識群體,特別是年輕的知識群體,而現(xiàn)在這四五億網民中,整天對社會問題發(fā)表評論、提出意見的又有幾個呢?現(xiàn)在網上一件事有1萬人去炒就不得了,會形成非常大的聲勢,好像整個世界都這樣。這就是網絡的擴大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了解不到、把握不好,往往就會被誤導,就不知道真正的民意是什么,其實這種民意只是一部分人的民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到底應該知道怎么分析、怎么看待、怎么對待,特別是在網絡時代,這是非常要緊的一件事。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就把事情搞砸了。要想處理好,我們首先得心中有數(shù)。有一位同志,蘇聯(lián)解體時,他在蘇聯(lián)留學。他看到的情況是:一開始大家對政府、對黨有一些不滿,但還不太敢說,頂多三五好友聚在自己家里關著門罵罵;后來因為戈爾巴喬夫把這個事搞失控了,逐漸大家越罵越膽大;誰都敢罵、對誰都敢罵、什么地方都敢罵、全社會就是罵,罵到后來想辯護都不敢說。但是罵的人里邊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是想把政府搞垮,有的是對某些官員作風不滿意,希望他改正。當時造成的整個聲勢就是一邊倒,大家都不滿意,最后就罵垮了。罵垮了以后有些人才明白,說我原來罵他是想讓他改正,沒想到把他罵完蛋了。這個東西是傳染的,社會的心理它也有傳染性。如果有些問題不能正確及時地引導,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當前做群眾工作,不管是整體的還是局部的,正確地引導群眾的社會心理是很重要的。
(四)學會用心理方法做群眾工作
每個時代做群眾工作都會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我們要運用好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跟年輕人溝通。特別是80后、90后,不了解這些新技術的方式方法就很難跟他們溝通,因為他們最熟悉的是這些東西。其實不光是在我們國家,世界各國都在用。比如日本,我不知道大家注意了嗎?大選前夕,安倍晉三的自民黨開發(fā)了一款游戲,這個游戲名字叫做“安倍蹦蹦跳”,用安倍的形象做了個玩偶,制成游戲,在青年人中廣泛傳播。青年人在手機、電腦里玩,玩得越好安倍的小玩偶就蹦得越高。日本的年輕人不關心政治,但是最后記者在采訪年輕人的時候問道,你是不是通過玩這個游戲覺得安倍的形象更親切了呢?是不是覺得安倍跟你更貼近了呢?年輕人都回答是的。雖然他們不關心安倍是什么人,但是他關心這個游戲的主角,他希望他跳得高一點。結果這個游戲在投票的時候就管用了,年輕人熟悉他,對他有印象,就劃他的票,你看他想得多周到。所以要把這些信息技術的工具運用好,的確得想點竅門,現(xiàn)在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fā)揮。第二,要學會在新的社會條件下與群眾打成一片。我們黨做群眾工作就是跟群眾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的辦法很多,我們傳統(tǒng)的好辦法,比如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原來的重點在農村,現(xiàn)在的農村我們還提倡這么做。但是在城市里顯然是行不通的,城市里你住在人家家里,人家還不干呢。所以不可能跟他同住了,得用新的辦法。第三,要總結我們實踐工作中的經驗。這些年在基層做群眾工作,我們是有很多好經驗的。十八大提出來要建設服務型政黨,其實很多地方早就在做了,貴州的遵義,我去了5次搞調研,后來那個地方的報告,習近平同志都親自做了批示。這里做群眾工作就有很多成熟的經驗,這些經驗本身就是新時期我們做好群眾工作非常需要的方面。
(五)態(tài)度真誠、心胸開闊
為什么講這個問題?群眾就是百姓,百姓里是什么人都有的,落后的、中間的、進步的,百姓提出來的意見也是什么都有,所以要做好群眾工作就得有點度量、有點雅量。前兩年炒得很厲害的領導干部開微博,后來有些人就不搞了。為什么呢?因為有的領導原來他以為這個微博一出來,他是領導,又很新鮮,群眾肯定一片贊揚之聲,肯定大批大批的粉絲,肯定就能出名了,肯定就成了意見領袖了,你看這多好。他沒想到這個東西是兩面性的,有粉絲也有罵人的,而且網上罵人罵得很難聽。有些地方的領導就沒有這個承受力,挨幾句罵一點都不奇怪,要做好這個思想準備。現(xiàn)在做領導的人,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會遇到。如果你沒有這個雅量你就很難做,人家罵你幾句就蹦起來了,就不得了了,天要塌了,那你怎么繼續(xù)做工作,沒辦法做。所以做群眾工作,特別是新條件下,必須有點心胸,有點度量。
(六)公平公正,堅持原則
首先要公平公正,這是基本要求。特別是涉及利益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在原則問題上是不能讓步的。在地方上,這方面的問題可能比較突出。不堅持原則,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是后面的隱患會越來越大。比如說我到一個地方去上課,我去過好幾次。第一次去就看見有一塊地被圍著,過了幾個月去看還圍著,過了一年去還圍著。我就問他們怎么回事,他們說這個地方拆遷,一開始拆遷的時候跟老百姓說一平方米給你補2萬塊錢,老百姓覺得還不錯,給的條件很優(yōu)惠,結果大部分群眾都搬走了,就剩下那么一兩戶就是不走。怎么辦?就馬拉松式的談,2萬不行就3萬,3萬不行4萬,4萬不行5萬,最后談妥了。談妥了以后,他回去就說,傳出去了,搬走的又回來了。聽你們的結果反倒吃虧,他鬧反倒得便宜,那不是讓我們都來鬧嗎?現(xiàn)在有些地方叫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所以像這樣的處理辦法,確實因為情況比較復雜,可能責任并不完全在基層干部,還有待于我們從總體上來研究處理好這些問題。雖然說基層的壓力很大,但是這樣處理問題的方式我覺得還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因為這樣處理方法長久不了,問題會越來越復雜。
(七)以誠信去贏得群眾
做工作得有公信力。有了公信力老百姓才相信你,你的工作就好做;沒有公信力,工作就很難做。中國共產黨剛執(zhí)政的那一段時間,我們黨的威信達到了一個高峰。為什么呢?群眾說共產黨好,因為共產黨說到做到。當時我們解決問題,恢復經濟、抗美援朝這都不用說了,就說我們關賭場、關妓院、關煙館等等,也就是三五年之內,把這些問題徹底解決了。那么短的時間內,把歷朝歷代都解決不了的很多問題都給解決了,那真是說得到做得到?,F(xiàn)在回過頭來再想,當時那么艱難的條件下,是怎么把那些問題都解決了的?三年困難時期,按照現(xiàn)在我們黨史教科書最權威的說法,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shù)是一千萬,這個搞不好是要發(fā)生政治動亂的。但是我們非常平穩(wěn)地度過了這一關,沒有發(fā)生大的政治動亂。而且老百姓還愿意相信我們,還愿意跟我們共度難關,是老百姓自愿的。這就是靠威信,有了這種公信力,就能穩(wěn)住。這要靠誠信來贏得,靠長期的工作基礎來贏得,這個資本的積累,得靠我們自己。所以習近平最近特別強調: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xiàn)。這就是誠信。你給群眾承諾的東西不兌現(xiàn),下一次老百姓就不相信你了。
(八)根據(jù)不同群體的特點來做群眾工作
現(xiàn)在社會各群體的差異越來越大,所以在做工作的時候要注意到各群體之間的不同,要根據(jù)各群體的特點來做工作。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要解決群眾的問題,恐怕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的問題都不一樣。在他那里是很突出的問題,在我那里可能就不是;在我這里很突出的問題,在他那里就不是。所以就得根據(jù)實際,從實際出發(fā)來做群眾工作。
(九)把相信群眾跟教育群眾統(tǒng)一起來
我們要相信群眾,而且要全心全意地相信群眾。但是這個相信群眾絕不是說群眾說什么都對,群眾要什么就應該給什么,那就不叫相信群眾,那叫群眾的尾巴,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相信群眾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我們黨還有一個責任就是教育、引導、組織群眾,這兩個方面要統(tǒng)一起來。把這個火候、這個度把握好,這就是做群眾工作的最高境界。你看毛澤東,他一邊講我們要保護農民的積極性,保護農村合作化的這種高潮,不要給群眾潑冷水;但另一邊他又指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就是這兩個方面你都要把握,既教育農民克服其很多落后的東西,同時又要支持農民去走社會主義道路。
(十)完善群眾工作的制度
首先,就是要以制度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貫徹。因為群眾路線是個根本路線,根本路線是原則性的東西,原則性的東西必須靠具體制度來保證。比如從群眾中來,怎么叫從群眾中來?是開著車到農村轉一圈兒,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就叫從群眾中來;還是必須到群眾中去搞各種調查研究,才叫從群眾中來。什么叫從群眾中來,得具體規(guī)定。做一個決定、制訂一個政策,怎么就說這個政策是從群眾中來的,需要哪些程序,得具體化。群眾路線是根本路線,根本路線是必須靠具體制度保證的?,F(xiàn)在我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他們貫徹群眾路線形成了很好的具體制度,都是值得學習的。第二,群眾利益的實現(xiàn)和群眾權利的落實同樣靠制度。這是從根本上保證群眾利益和權利的一個途徑,現(xiàn)在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恐怕最終解決還得靠制度。這是長遠的東西,是基本的東西。第三,我們黨的領導同樣要靠制度化的東西來保證。這是我講的新形勢下怎么做群眾工作。
今天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談一下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做群眾工作遇到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做好群眾工作,都是我自己的一點認識,跟大家進行交流。謝謝大家!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根據(jù)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