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道路使用者相互配合
在加拿大,行人被視為處于弱勢的一類道路使用者,其安全尤其受到重視。交通法規(guī)規(guī)定行人有優(yōu)先過路權,交管部門通過宣傳教育和交通設施著力保護行人安全,增強行人安全意識。而那些違章亂穿馬路的行人,則可能受到重罰。
行人的安全,尤其是過馬路的安全事關每個道路使用者。在加拿大的交通安全法規(guī)和宣傳教育中,行人被告誡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遵守行人過街交通信號燈,注意左右觀察,特別是轉彎車輛,與駛來的機動車司機和騎自行車及摩托車者有眼神交流;機動車司機被告誡要遵守交通信號燈,左右轉彎時觀察周圍行人,避讓正在過馬路的行人,與行人有眼神交流。
多倫多市警察局負責交通安全宣傳的克林頓•斯蒂布警官說,保障一個安全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需要每個道路使用者相互配合,遵守交規(guī)。“你一定要跟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進行眼神交流,以便知道每個人在做什么,留意在通過路口的行人和針對行人的交通信號,這樣有助于讓人們?yōu)槟銓⒁鞒龅男袆幼龊脺蕚洹?rdquo;
加拿大供行人過馬路的地下通道和過街天橋不太多見,人行橫道和行人交通信號燈是保護行人安全過馬路的有效設施。
在人流不太繁忙的路口,行人過街信號燈的燈柱上會設置供過街行人控制的按鈕。只有行人按下這個按鈕,信號燈才變成可以過馬路的小人圖案。在比較安靜的路口,控制交通的設施是路口一個寫著大大的“停”字的紅色指示牌。機動車必須在“停”牌前完全停下,讓行人先過馬路。更加僻靜的路口連“停”牌都沒有,但如果行人表示要過馬路,通常情況下過往車輛都會減速停車,禮讓行人。
從小培養(yǎng)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良好的公民素質,加上方便而人性化的交通設施,讓加拿大人在過馬路這件事上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該走就走,該停就停,人車通過十字路口井然有序。
不過,行人違章過馬路,可能面臨處罰。加拿大各地的罰款標準有所不同,在多倫多是40至100加元(約合240至600元人民幣)。而在哈利法克斯,如果行人不按行人過街信號燈控制按鈕就隨意過馬路,沒有讓迎面而來的機動車有機會停下來,可能被罰款最高近400加元(約合2400元人民幣)。
香港:諄諄教導起警示作用
(香港行人正在路口通行)
香港對違反交規(guī)的處罰力度很大。根據香港的交通法規(guī),不遵守交警或交通燈指示,不使用斑馬線過馬路,均為違法。如果15米范圍內有人行橫道、天橋、地下通道,行人過馬路必須使用這些設施,否則即為違法。路邊圍欄和中央分帶道不允許穿過或翻越。任何人違反道路交通條例內的有關行人違例事項,最高可被罰款2000港元。
香港鮮有行人亂穿馬路亦與交通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關,為數眾多的地下通道、天橋可以成功實現人車分離。多數天橋不僅彼此相連,還與鄰近的寫字樓、購物中心或居民樓連通,在天橋與樓宇中穿梭便可輕松到達幾個街區(qū)以外。這些巧妙的空中走廊設計在中環(huán)、灣仔等人口稠密地區(qū)以及眾多小區(qū)中心地帶最為常見,不僅提高了行人的出行速度,也降低了出行的危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