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聲案例】
編者按: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透露,他們將適時地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yǎng)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2012年7月1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zhàn)略研討會在京召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并每兩年延長1歲退休年齡,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
但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高層人士否認“65歲退休”是目前的研究結果,“65歲退休只是媒體的誤讀和炒作”。目前,人社部關于延遲退休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階梯式退休方面。
從“一刀切”到“階梯式退休”,無論人社部做出怎樣的解釋,延遲退休似乎已成為養(yǎng)老政策未來的走向。但是從媒體調查看,普通的勞動者在60歲以后的勞動意愿并不強烈,應對老齡社會勞動力短缺問題的理由也經不起現實推敲,延遲退休似乎僅對減輕政府養(yǎng)老金支付壓力有利。延遲退休制度到底對社會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讓我們共同關注同期案例。
延遲退休不尊重勞動者意愿
根據重慶一家媒體的調查,超9成網友反對退休年齡延至65歲。共有5000多名網友參與調查,調查選項“退休年齡延至65歲,你愿意嗎?”95.84%的網友選擇了“不樂意”,僅有4.16% 的網友選擇“支持”。
如果退休年齡延至65歲,最需要解決什么呢?在本次調查中,圍繞事業(yè)保險、最低生活保障、醫(yī)療保障、就業(yè)形勢、身體素質等話題進行了調查。 42.59%的網友認為“醫(yī)療保障和身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33.21%的網友選擇了“失業(yè)保險、最低生活保障應真正起到保障作用”。18.79%的 網友表示,“就業(yè)形勢必須樂觀”。5.41%的網友認為“該控制剩余勞動力的增長”。
從上文提到的調查來看,絕大多數勞動者是不希望延遲退休的,這是勞動者最樸素的意愿??赡芤恍<覍W者會從經濟、社會發(fā)展等各個角度來論述延遲退休對社會來講多么有利,但是延遲退休與否關系到每個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制定政策首先應該考慮勞動者自身意愿,只有勞動者自己才有資格來判定延遲退休該不該。
“延遲退休”不是輿論誤讀而是試探民意
從最開始頻頻提到的“彈性退休”,到前段時間熱議的“延遲退休”,再到新近提出的所謂“階梯式退休”,都是圍繞退休年齡而提出的退休模式 ,雖然各方案的細節(jié)各有不同,但其核心目的仍然是要推遲退休,只不過適應人群不同罷了。從近期密集曝光的延遲退休方案,以及各方紛紛站出來表態(tài)的情況來看,這分明不是媒體在誤讀和炒作,而是人社部在放氣球,有意試探民意對“延遲退休”的態(tài)度。
6月5日,人社部就社會保險關系轉續(xù)及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等問題集中答復網友時首次提到“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該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yǎng)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也正是人社部的這次公開表態(tài),引爆了輿論對“延遲退休”的熱議,而各路專家、學者、部門也紛紛登場造勢,為人社部的觀點提出各種理論依據,試圖渲染出“延遲退休”已勢在必行的架勢。
“何平建議退休年齡延至65歲”可以視為其個人觀點,但不容忽視的是其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的職務身份,必然會引發(fā)公眾對其觀點的聯想。因此,如果非要說是輿論誤讀的話,那也是人社部有錯在先,為何沒有對部下嚴格約束,任由其隨意在外發(fā)布個人研究結果,導致民眾誤解??梢姡松绮坎粦搶遄哟蛟诿襟w和民眾身上,反倒該檢討一下自身的問題。
如果說何平發(fā)布的“65歲退休”建議不是人社部的研究結果,那么“階梯式退休”算不算呢?或者,二者都是為試探民意。可是,人社部的研究結果究竟是什么?是否也該適時拿出來讓公眾討論一下,別弄成了暗箱操作。須知退休養(yǎng)老乃是牽涉到億萬民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國家制定大政方針的重要參考因素,絕對不能容許某個部門獨斷專行,必須交由全民來探討、表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