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英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不平等的背后是有原因的,但是,并不是如人們所想象的是因為貢獻的不同。當然也有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那些為社會真正做出貢獻的人,比如研究基因的人,發(fā)明晶體管、發(fā)明激光的人,并不在我們考慮的名單里。他們做研究的動機并不是為了報酬,即使被征收較高的稅收,他們依然會繼續(xù)他們的研究。所以,激進的稅收政策并不會妨礙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財富頂端的人群中,主要是那些行使壟斷權力來攫取財富的壟斷者。比如說銀行家通過掠奪性貸款和濫用信用卡條例來剝削窮人;公司高管利用公司管理的漏洞將大量利潤攬入自己腰包。
一談起尋租,人們就會想到石油公司、礦產公司利用資源本身的價值,而不用生產產品,就能獲得高額利潤。
尋租行為讓整個“蛋糕”變小
在《不平等的代價》一書中,我談到了大家在政治經(jīng)濟學中學習到的尋租理論(rent-seeking)。一談起尋租,人們就會想到石油公司、礦產公司利用資源本身的價值,而不用生產產品,就能獲得高額利潤。通過尋租,人們不用付出努力就能獲得收入。我們不能理解的是在美國、英國,大部分的經(jīng)濟行為都是尋租行為。
尋租行為和其他經(jīng)濟行為的區(qū)別在于:尋租行為中,人們總是想讓自己能分到的那塊蛋糕變大,而不是努力讓整個蛋糕變大。在經(jīng)濟活動中,這種行為很普遍。
再回到剛才我提到的不同國家的不平等問題。市場力量是無處不在的,而市場是受法律、法規(guī)、政策等影響的。每個國家的市場力量都受到這個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政府投入、稅收政策等的影響。每個市場經(jīng)濟都要受到這些規(guī)則和條例的影響。比如剛才說到的美國的破產法,學生即使破產了也不能免除債務。而一旦真有破產,那些使經(jīng)濟走向崩潰的人比普通勞動者更先得到補償。這是在鼓勵什么呢?這是在鼓勵資本的投機冒險行為。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大的收入差距,一個主要原因是:金字塔頂端的1%人群希望事情變成這樣。最明顯的例證就是稅收政策??抠Y本受益的人群比靠體力謀生的人群的稅率要低,這讓富人們幾乎可以坐享其成。你能為這樣的稅收政策辯護嗎?資本投機難道比勞動更有價值?多有趣的反問句!(全場笑)
人們會認為,降低資本收益稅率很重要,這樣可以鼓勵企業(yè)家。而事實是,因為財富頂端人群的收入是靠尋租獲得的,降低他們的稅率,實際就是在降低尋租行為的稅率,只會鼓勵尋租行為。尋租只是讓尋租人分到的蛋糕變大,讓整個蛋糕變得更小。那些頂端的財富層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并不是因為他們貢獻更多,而是因為他們是成功的尋租人。尋租行為是為了追尋壟斷利潤,有負面效應。
不僅僅是市場力量造成了收入差距。市場力量也扮演了一定角色,但市場是受政治影響的。我們的政治和經(jīng)濟行為造成了不平等,但是卻沒有獲得所期望的創(chuàng)新和經(jīng)濟增長。利益集團利用政府獲得個人利益。利益集團不斷追逐那些輕松就能獲得的壟斷利潤,而不是積極地引領競爭行為。
身居總裁高位的人利用公司管理漏洞獲取高額利潤;有人靠行使壟斷權力來攫取大量財富;還有人利用政治關系從政府的慷慨中獲利。人們會把“績效”和“收入”相應,而實際上并不能對應起來。那些公司高管至今仍領取著大筆“績效獎金”,盡管他們對社會及自己公司的貢獻是負面的。公司后來把“績效獎金”改為“留才紅利”,雖然它們留住的只是糟糕的業(yè)績。
對于“不平等”還有很多方面要談。實際上,不僅是財富頂層的人們的財富增長了,下層人們的貧窮也在增長。這兩者之間是有直接關系的。當這些銀行利用掠奪性貸款或是濫用信用卡條例時,他們就在讓窮人口袋的錢流向富人口袋。結果是:財富向塔尖集中,中層人群財富被掏空,底層更加貧困。
民主已經(jīng)從“一人一選票”轉變成“一(美)元一選票”。這樣的民主不能夠解決99%人群的需求問題。
“不平等”與衰弱的經(jīng)濟、社會不穩(wěn)定相關
接下來要談論的是不平等造成的經(jīng)濟后果,即經(jīng)濟上的效率低下和社會的扭曲。同時,還要提及“不平等”和衰弱的經(jīng)濟、低需求以及社會的不穩(wěn)定相關的。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情況。因為在消費占其收入的比例方面,財富頂端的人群的消費收入比例要大大小于中層和底層人群的消費收入比。在財富不斷從底層和中層的腰包流向頂層時,社會需求也隨之下降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