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馬克思致恩格斯 1865年2月13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曼徹斯特
1865年2月13日于倫敦哈佛斯托克小山梅特蘭公園路莫丹那別墅1號[注:從1864年3月至1875年3月,馬克思和他的家屬住在這里。——編者注]
親愛的恩格斯:
你從附上的信中可以看出,我們關于莫澤斯的聲明[注:卡·馬克思和弗·恩格斯《致〈社會民主黨人報〉編輯部。聲明》。——編者注]遇到了怎樣的情況。[85]同時,你也會讀到莫澤斯[注:赫斯。——編者注]在最近一號《社會民主黨人報》上發(fā)表的東西。[75]
這一次我認為李卜克內(nèi)西是對的:馮·施韋澤先生假裝他從我們的聲明中看到的只是對莫澤斯的一種私憤;對波拿巴主義的打擊等等他“視而不見”,——可能他清楚地了解到這是什么樣的事情。假如公開決裂(誰知道他搞沒搞過必然會很快造成這種決裂的事情)是由于這一次莫澤斯事件,而不是因為俾斯麥,對施韋澤來說,也許是十分方便的。因此我給他寫了一封信(保存了副本)[注:見本卷第76—78頁。——編者注],信中首先總結(jié)了一下到目前為止我們同他的關系,并問他,我們在什么地方超出了“尺度”。同時再一次分析了莫澤斯事件。然后我指出,由于莫澤斯的最近的拙劣通訊,我們的聲明在某種程度上是過時了,因此,這件事可以放一放。至于聲明中的另一點——對工人的示意,我們將在其他地方詳細說明工人對普魯士政府應當采取的態(tài)度。同時我利用這個機會——結(jié)合《泰晤士報》今天刊載的關于普魯士大臣聲明的電訊[86]——再一次向馮·施韋澤先生坦率地說明我們對俾斯麥和拉薩爾的意見。
(一部分進步黨人現(xiàn)在被迫要求在一定范圍內(nèi)廢除聯(lián)合法,如果俾斯麥在這個范圍內(nèi)斷然拒絕廢除,我確實絲毫不會感到奇怪。聯(lián)合權(quán)和一切與之有關的東西同警察的無上權(quán)力、奴仆規(guī)約[87]、鄉(xiāng)村貴族的暴行和整個的官僚監(jiān)督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因此,只要資產(chǎn)者(或者他們的一部分)裝出一副認真對待這一切的樣子,政府馬上就會把這些變成戲言,就會向后轉(zhuǎn)。普魯士國家不可能允許聯(lián)合和工會存在。這是不用懷疑的。反過來說,政府支持某些微不足道的合作團體,恰恰適合于它的整個惡劣的制度。增加官吏干涉的機會,對“新的”款項進行監(jiān)督,收買工人中最輕信的人,閹割整個運動!然而,目前在普魯士政府非常需要錢的情況下,對這個計劃無需象對從前的天鵝騎士團[88]那樣擔心!
注意:拉薩爾曾經(jīng)反對爭取聯(lián)合權(quán)的運動。李卜克內(nèi)西不顧拉薩爾的意愿在柏林印刷工人中間掀起了這個運動。由此發(fā)生了現(xiàn)在被小丑貝克[注:伯恩哈特·貝克爾。——編者注]爾所竊奪的整個這件事。[89])
依我看,暫時應當“有節(jié)制地”對待《社會民主黨人報》。這就是說,什么東西也不寫(埃卡留斯除外)。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要么必須公開決裂,要么可以有禮貌地同他們共事。而教訓莫澤斯,到另外某個適當?shù)臅r機再說。
同時,我對你又走上了軌道感到十分高興。你那天生的快速工作的本領經(jīng)常又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我的信大概到得還及時吧?[注:見本卷第68—70頁。——編者注]
只要這種拉薩爾主義的臟東西在德國還占上風,國際協(xié)會在那里就沒有地位。在這時候應當耐心。普魯士政府一定會很快地拋棄伊戚希主義[注:拉薩爾主義。——編者注]這個爛泥坑。
附帶提一下。附上《海爾曼》最近一號的剪報。請你針對布林德—沃爾弗遜兩位先生的這個廣告寫幾句現(xiàn)成的俏皮話,我把它交給埃卡留斯,以便作為他的倫敦通訊[90]。由于同柏林的這種倒霉的通信(國際協(xié)會所造成的在時間上大量的不可避免的損失,更不用說了)耽誤了我不少時間,所以我完全有必要把損失的時間補上。
丁鐸爾用簡單的機械方法成功地將日光分解為熱光和純光。后者是冷光。你可以用前者直接點著雪茄煙,而它透過凸透鏡可以熔化鉑等等。
我向白恩士女士致良好的祝愿。自然,我很高興地得知,“O”是對她的姓的一種無機的入侵,她和一位大詩人[注:是指羅伯特·白恩士(也譯“彭斯”、“朋斯”)。——譯者注]是同姓。如果龔佩爾特夫人不愿成為工人協(xié)會會員,那末我希望白恩士女士不要學她的樣,而要相信自己的同姓者說的話:“人總是人,不管這一切”[注:彭斯《有人因為正直而受窮》。——編者注]。
祝好。
你的 卡·馬·
要盯住瓊斯!這個家伙“過分賣弄聰明”!
附帶提一下。我想星期二就可以寄給你會員證。將寄出大約兩打;但是你不必一次都發(fā)出去。請分一部分給厄·瓊斯。
他曾經(jīng)就選舉法改革運動給我寫來一封信(我回信要他再寫一封信來,以便我能夠在委員會上宣讀;他照辦了)。[91]但是他對國際協(xié)會只字不提。因為他是一只狐貍——而我一定要抓住它,——所以你必須堅持要他立即建立一個設有委員會的分部(成員多少眼下無關緊要)并和他的朋友們一起領取會員證。他們必須了解,國際才是恢復倫敦和各地方之間的合作(政治合作)的真正手段!
關于會員證,我們通過了如下的決議:愿意加入的現(xiàn)有的團體(工聯(lián)等)應當作為團體只領取團體會員證。它們不用繳納會費或者可以隨意繳納多少。[92]相反地,這種團體的任何一個成員要想個人成為協(xié)會會員,那就必須繳納一先令一便士領取年會員證。在法國和比利時,由于當?shù)氐姆桑?ldquo;造成了”這樣的情況:他們都只得算做英國團體的“個人”會員,因為他們不能以整個團體的名義加入。在倫敦及其郊區(qū)以外的每一個分部或加入的團體都選出一名書記同我們保持聯(lián)系。我們認為不合適的人,我們可以“拒絕”。
注釋:
[75]馬克思把《致〈社會民主黨人報〉編輯部。聲明》(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40頁)的草稿附在1865年2月6日的信中。由于該報多少改變了一下自己的調(diào)子,并且在1865年2月該報第21號上刊登了一篇莫·赫斯的短文,他在短文中放棄了自己對國際法國會員的誹謗性說法,這就使得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堅持發(fā)表這篇聲明,同時他們決定暫時不再給該報投任何稿件。在1865年2月18日馬克思寫的新的聲明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宣布同《社會民主黨人報》徹底決裂,這個聲明由于他們的堅決要求,發(fā)表在3月3日該報上(聲明注明的日期是2月23日,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88頁)。——第61、71、76頁。
[85]馬克思把1865年2月11日施韋澤寄給他的信轉(zhuǎn)寄給恩格斯。這封信就莫·赫斯那篇誹謗國際的法國活動家的通訊以及針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這一事件的聲明(見注75)作了解釋。——第71頁。
[86]1865年2月11日,貿(mào)易大臣伊岑普利茨伯爵在普魯士議會辯論聯(lián)合權(quán)問題時宣讀了一份政府文件。政府為了在聯(lián)合問題上爭取時間,阻撓完全廢除禁止聯(lián)合的法令,就借口說,工人所希望的物質(zhì)狀況的所謂改善要取得任何成果,與其說要實行聯(lián)合自由,不如說應該努力促進合作社事業(yè)的發(fā)展?!短┪钍繄蟆吩?865年2月13日的一則電訊中報道了上述的普魯士政府文件。——第72、77、450頁。
[87]馬克思諷刺地把普魯士通行的禁止工人聯(lián)合和罷工的工商業(yè)條例(見注60)以及1854年關于雇農(nóng)權(quán)利規(guī)范的法律稱為奴仆規(guī)約。
所謂“奴仆規(guī)約”是十八世紀普魯士各省的一種封建規(guī)章,它允許容克地主專橫地對待農(nóng)奴。——第72、77、457頁。
[88]天鵝騎士團是中世紀的一種宗教騎士團,創(chuàng)建于1443年,在宗教改革時期衰落下去。竭力想恢復反動的封建王朝氣派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于1843年企圖重建這個騎士團,這個普魯士國王希望通過騎士團的慈善活動來突出普魯士王朝的所謂社會使命,從而提高普魯士王朝的威望。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這種打算始終未能如愿。——第73頁。
[89]爭取聯(lián)合權(quán)的運動是1865年初在柏林印刷工人中間開展起來的,運動受到威·李卜克內(nèi)西決定性的影響。1865年2月1日,伯·貝克爾在《社會民主黨人報》上發(fā)表了一個給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全權(quán)代表的通告,要他們召集工人開會,通過關于廢除普魯士工商業(yè)條例第一八三款和第一八四款的決議。在通告發(fā)表之后不久,李卜克內(nèi)西寫信給馬克思:“貝克爾是一個目空一切的小丑,以‘黨的領袖’自居,但是他至少是對政府采取了正確的革命的立場。他需要我們,我們不需要他。”——第73頁。
[90]指格·埃卡留斯給《社會民主黨人報》寫的通訊。在馬克思實際上停止撰稿(見注75)以后,??羲惯€繼續(xù)為該報撰稿。——第73頁。
[91]馬克思在1865年2月14日的總委員會會議上宣讀了厄·瓊斯1865年2月10日寫的預定在委員會宣讀的信。瓊斯在信中以自己的名義敘述了馬克思擬定的計劃:在總委員會的領導下吸引廣大英國工人群眾參加爭取選舉法改革的斗爭,并在給予全體成年男性居民以選舉權(quán)的口號下開展工人階級的廣泛運動來對抗自由資產(chǎn)階級的鼓動。——第74頁。
[92]總委員會在國際成立時期極為重視吸收工人團體首先是英國工聯(lián)參加國際的問題。臨時章程第八條責成總委員會在英國工人中進行直接的宣傳并吸收他們加入國際的隊伍;在1864年11月22日的總委員會會議上,一致通過了馬克思提出的《關于接受工人組織加入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條件的決議草案》(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19頁)。這個決議草案是1865年夏季發(fā)出的《中央委員會告各工人團體書》(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579—580頁)的基礎。——第74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