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恩格斯(1861年1月22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曼徹斯特
[1861年]1月22日[于倫敦]
親愛的弗雷德里克:
今天我同時寄出兩份關于大赦的說明[注:見本卷第144—145和149—150頁。——編者注](一份寄給《泰晤士報》,另一份寄給《旗幟報》)。對于布赫爾及其同伙的聲明[149],你有什么看法?
你從普魯士報刊上可以看到,哥特弗利德[注:金克爾。——編者注]怎樣靠報界一幫人的幫忙又鉆到前臺來出風頭了。
關于我的書[注:卡·馬克思《福格特先生》。——編者注]的廣告(書商的)在《新普魯士報》上也登出來了。本星期內(nèi),這個廣告將再分送給柏林的所有報紙。不論哪方面的狗東西都想用沉默來扼殺這部書。
至于我的狀況,艾倫的意見和龔佩爾特的一樣。但不管怎樣,這種極討厭的狀況使人不能工作。同時我還感到身上疼痛,不過今天好多了。我還在治療,艾倫每隔三天來看望我一次。今天他又來過。他勸我騎馬逛逛,換一下環(huán)境等等。自然我不能對他說我的難處在哪里。我曾一再考慮,由于生病花了錢,又沒有《論壇報》的稿酬等等,我的狀況已弄得很糟糕,能否通過波克罕與某個貸款社做筆交易來稍微改善一下。但一當我要完全下決心這樣做時,卻又不寒而栗,因為波克罕是個愛說大話的人(雖說他品質(zhì)很好),每天,也就是說每次見面時,他都對我敘說他把多少錢給了流亡者。
如果你有時間,也想寫文章,給我隨信寄一篇來,我將感到很高興。我還是不能工作。特別希望你在星期六以前寫一篇關于法國的軍備或法國其他方面的文章。
我以為在俄國為一方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為另一方之間不存在任何聯(lián)盟。俄國總是力求從各方面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它只不過是同那兩個強國在華沙簽訂了某種協(xié)定(關于波蘭和多瑙河各公國)[108],但是完全可以肯定,它為了防范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也同波拿巴簽訂了新的條約。
附帶說一下。如果你寫有關什列斯維希—霍爾施坦的東西,也許更好些。問題的實質(zhì)是:柏林的報刊很卑鄙,它總是責怪奧地利,硬說它“阻礙”普魯士去反對丹麥。而現(xiàn)在,當奧地利允許這樣做的時候,這些報刊卻叫喊什么“陷阱”,警告要保持和平等等。[150]請看《人民報》、《科倫日報》等報紙。要把柏林的報刊狠狠地訓一頓。我以前在《論壇報》是常常這樣做的。但這必須經(jīng)常重復。
你的 卡·馬·
注釋:
[108]1860年9月在報刊上出現(xiàn)了關于俄國皇帝、奧地利皇帝與普魯士攝政王即將會見的報道。會晤于1860年10月在華沙舉行。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由于要阻撓意大利的統(tǒng)一以及對抗為撒丁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撐腰的拿破侖第三的對外政策,企圖互相拉攏。關于這一點,見馬克思的文章《俄國利用奧地利。——華沙會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5卷第192—195頁)。——第89、147頁。
[149]馬克思指的是1861年1月中在德國報刊上發(fā)表的洛貝爾圖斯、貝爾格、布赫爾關于德國統(tǒng)一問題的聲明。聲明的作者要求什列斯維希—霍爾施坦和奧地利與普魯士一起同時加入未來的德國,以便取得通往北海和地中海的出口。聲明的作者作為建立“大德意志”的擁護者,號召通過進一步鞏固德意志聯(lián)邦的道路來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第146、149頁。
[150]恩格斯根據(jù)馬克思的請求,就這個題目于1861年1月底寫了一篇文章《德國的運動》,這篇文章作為社論刊登在1861年2月12日的《紐約每日論壇報》上(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5卷第253—256頁)。——第147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