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恩格斯(1860年11月13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曼徹斯特
1860年11月13日[于倫敦]
親愛的恩格斯:
從你的來信[125]中看出,你自己在錢方面正有困難??墒?,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典當(dāng),我還是不得不請你盡可能在本星期內(nèi)把你答應(yīng)的五英鎊寄來。本星期六(11月17日)我必須按期票付給希爾什菲爾德二十五英鎊,可是我還沒有湊足這筆錢。
書[注:卡·馬克思《福格特先生》。——編者注](十二印張,即通常的二十四印張)在下星期就印好了。鑒于最高法院的決定,我把原來占幾頁的關(guān)于訴訟案的那一章全部改寫了?,F(xiàn)在它大約占一印張。最后的一印張全部用小號鉛字排?。ǜ戒洠?。我之所以沒有把單個的印張寄給你,是因為這會破壞對這部著作的完整印象,就象對其他任何著作一樣。我將寄給你六本:分別給你、魯普斯、龔佩爾特、博爾夏特、黑克舍爾和查理[注:查理·勒茲根。——編者注]。
關(guān)于洛美爾的小冊子[注:格·洛美爾《在幕后》。——編者注](你再沒有聽到它的下文,“而且又花了錢”),你提的問題好象是對我的責(zé)備。首先,即使一文錢也撈不回來,可是若沒有洛美爾的幫助,我就寫不了揭露福格特個人的最重要的那一章——《代理機構(gòu)》。這個人為我的各方面的詳細(xì)訊問而不得不至少寫了四十封信。而且他還把他原來準(zhǔn)備寄給《總匯報》的那篇反對福格特的聲明[126]寄給了我。我認(rèn)為,一個和我們黨毫不相干的人沒有理由必須替我們無償?shù)毓ぷ?。此外,佩奇昨天告訴我,他已經(jīng)賣得兩三英鎊,而其余的(他在德國剛剛登了關(guān)于小冊子的新廣告)要是賣不掉,無論如何他會到合眾國和澳大利亞去推銷。
你讀了我的作品以后,就一定會放棄你的看法,即認(rèn)為那位只有美文學(xué)方面聯(lián)系的濟貝耳能夠在德國安排出版我的著作(恐怕要到1880年)。濟貝耳已有信給我。
在書名問題上我向你讓了步,(昨天)已經(jīng)把《福格特先生》排上去了。我的妻子堅決反對這個書名,而堅持要用《達-達-福格特》,并且旁征博引地指出,甚至在希臘悲劇中,劇名和內(nèi)容乍一看來也往往是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科拉切克的《時代呼聲》?!稓g呼者》這篇文章(在那里我們的朋友拉薩爾很不好受)由于所報道的一個事實,實際上提供了了解福格特賣身投靠波拿巴的動機的鑰匙(雖然蠢驢科拉切克忘記指出這一點)。1858年初,在日內(nèi)瓦建立了一家“水泥”股份公司,它象是一個通常的揮霍賬戶存款的信用銀行。除經(jīng)理(沒有指出他的名字)以外,副經(jīng)理是福格特。到1858年底,經(jīng)理先生們把全部資本都揮霍光,破了產(chǎn)??偨?jīng)理被逮捕。就要受到刑事追究了。福格特從伯爾尼的國民院跑到日內(nèi)瓦。法濟把案件暗中了結(jié)了。股東們一文錢也沒有得到。[122]
從同一篇文章《歡呼者》[《Juchheisten》]中(科拉切克——順便說說,他已賣身投靠奧地利,——為什么不稱他們?yōu)椤禞uchheiten》呢?),我看出,《去意大利,好?。 罚ㄎ也荒軓娖茸约鹤x完由波克罕提供給我用的福格特集團的《民主研究》本身),也就是巴黎的銀行家“路·班貝爾格爾”,1848年《美因茲日報》的編輯,一只討厭的蜣螂,竟敢于談?wù)?ldquo;領(lǐng)半薪的共產(chǎn)主義者”。[127]因此,我把這個討厭家伙補充到福格特的同謀者行列中,簡略地把他描繪了一下,同時對其他的“歡呼者”——路·西蒙、哈特曼(他在瑞士對波克罕說過,福格特已把我置于死地)和亨·伯·奧本海姆——也增添了幾句一般的俏皮話。
祝好。
你的 卡·馬·
注釋:
[122]顯然是指科拉切克的《歡呼者》(《Die Juchheisten》)一文,該文載于1860年《時代呼聲》雜志10月號。這篇文章中揭露福格特的那一段,見馬克思的抨擊性著作《福格特先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4卷第751—752頁)。——第105、109頁。
[125]信沒有找到。——第108、211、229、335、363、614、630、676頁。
[126]指洛美爾1860年4月5日反對福格特的聲明;聲明特別揭露了福格特親波拿巴的活動。這篇聲明原來是準(zhǔn)備寄給奧格斯堡《總匯報》的。但是,自洛美爾知道他很少有可能在這家報紙上發(fā)表這篇聲明以后,他就把它連同1860年4月13日他給馬克思的一封信一并寄給了馬克思。馬克思在抨擊性著作《福格特先生》中引用了洛美爾這封信的片斷(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4卷第456頁)。——第109頁。
[127]德國政論家班貝爾格爾是1859年匿名出版的小冊子《去意大利,好??!》(《Juchhe nach Italia!》)的作者。
馬克思引的這句話,出自刊登在1860年《民主研究》上的班貝爾格爾的《米哈埃爾“贊成”和托馬斯“反對”在1859年的通訊》(《Des Michael Pro Schriftenwechsel mit Thomas Contra,aus dem Jahr 1859》)一文。——第110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