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多瑙河各公國。——西班牙事件。——丹麥新憲法。——憲章派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854年8月8日星期二于倫敦
7月28日,哥爾查科夫公爵率領自己的主力軍穿過了離克魯格廉尼大約6英里的施拉瓦村,以便在29日繼續(xù)向??讼哪嵬七M。索伊蒙諾夫將軍指揮的前衛(wèi)是由第十步兵師的8個營、托姆斯克和科累萬的幾個獵兵團和大公-皇太子的一個驃騎兵團組成的。這支前衛(wèi)于8月1日在烏列什提和烏爾濟琴渡過了雅洛米察河,這兩個地方都已經架了橋。估計8月中可以到達??讼哪?。
土耳其軍隊分三路縱隊前進。中央一路于7月29日到達克魯格廉尼;30日,在離布加勒斯特2英里的格利納附近發(fā)現(xiàn)了土軍前衛(wèi)的偵察兵,按照預定計劃,8月1日以前,奧美爾-帕沙的大本營應當設在格利納。右翼沿阿爾哲什河往沃耳特尼察到布加勒斯特的方向運動。左翼于28日到達莫契納附近,它應當沿斯拉廷納到布加勒斯特的道路前進。
“軍報”說:“看來俄軍的撤退與其說具有政治性質,不如說具有戰(zhàn)略性質。這樣一來,俄國將軍就贏得了時機,能夠把自己的軍隊集中在良好的陣地上,在多布魯甲吃了虧和在多瑙河左岸吃了土軍的苦頭以后,他們在這里能夠得到休整。他既能靠近自己的給養(yǎng)基地,又能繼續(xù)占領去年占領的很大一部分土地。而且,他還占領著甚至對優(yōu)勢兵力說來都具有威脅性的陣地。”
7月26日,布德貝爾格男爵發(fā)表了如下的告瓦拉幾亞居民書:
“全俄國皇帝,波蘭王,莫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的保護者和一切信奉正教的人的保護者陛下,已經決定暫時把帝國軍隊從對健康不利的多瑙河地區(qū)撤回,使他們駐扎在對健康有利的高地。敵人目光短淺地認為,我們撤退是由于害怕他們,因此企圖攻擊我們撤退的軍隊。但是,最高統(tǒng)帥哥爾查科夫公爵剛剛發(fā)出反擊的命令,他們就可恥地逃跑了,丟下了武器和彈藥,這些武器和彈藥都被我們英勇的兵士繳獲了。隨著比較有利的季節(jié)的到來,我們將提著武器回到你們這里來,以便永遠把你們從土耳其生番手中解放出來。為了使敵人不至認為我們是在他們面前逃跑,我們將采取預防措施,不慌不忙地完成撤退。”
有趣的是,1853年,同樣是在7月,俄國人根本不認為這個季節(jié)對占領瓦拉幾亞是不利的。
德國報紙上發(fā)表的一封加拉茲來信說:“保加利亞家庭從多布魯甲繼續(xù)不斷地向外遷移。大約有1000個家庭和15萬頭牲畜在烈尼附近渡過了河。”
俄國人號召居民實行的這種“自愿遷移”,似乎是為了使居民不受土耳其人的報復,按性質來看,這種遷移非常像奧地利的“自愿”公債。“紀事晨報”駐維也納記者報道說,這些家庭
“知道了他們被派往莫爾達維亞修筑堡壘以后,都想回家;但是哥薩克用武力強迫他們到??讼哪崛ィF(xiàn)在他們正在那里挖戰(zhàn)壕”。
馬德里的街壘還沒有按照埃斯帕特羅的要求清除掉,反革命就已經開始活動了。反革命采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使克里斯亭娜女王、薩爾托里烏斯和他們的同謀不受懲罰。接著成立了由溫和派的奧當奈爾擔任陸軍大臣的內閣,同時全部軍隊都交給納爾瓦艾斯的這位老友掌握。在內閣名單上有帕切科、路漢、唐·弗朗西斯科·桑塔-克魯斯這樣一些名字,他們都是納爾瓦艾斯的人所共知的擁護者,此外,帕切科還是臭名昭彰的1847年內閣[211]的成員。另一個是薩拉薩爾,他所以被任命僅僅因為他是埃斯帕特羅童年的朋友。為了獎勵在街壘和廣場上對人民的血腥屠殺,授予擁護埃斯帕特羅的將軍們和奧當奈爾的朋友溫和派無數(shù)的勛章。為了給徹底制服報紙打好基礎,恢復了1837年的出版法。據說,埃斯帕特羅不召開制憲議會,只打算根據1837年憲法(據一些人說,甚至是根據納爾瓦艾斯修改過的憲法)召開議院會議。為了充分保證這些措施和其他應該實行的措施獲得成功,在馬德里附近集中了大批軍隊。在所有這些情況中,反動勢力進攻的突然性特別值得注意。
街壘司令官們最初到埃斯帕特羅那里去就內閣選舉問題向他提了幾點意見。埃斯帕特羅喋喋不休地解釋他從各個方面遇到的困難,企圖為他提出的任命進行辯護。但是,人民的代表顯然很不滿意他的解釋。與此同時,傳來了在瓦倫西亞、卡塔盧尼亞和安達魯西亞發(fā)生了共和派騷動的“令人非常不安的”消息。從埃斯帕特羅的批準各省洪達繼續(xù)行使職權的命令中可以看出他的驚慌失措。他也不敢解散馬德里的洪達,雖然內閣已經組成,并且已經就職。
根據小拿破侖的要求,沙爾臘斯上校被趕出比利時。“比利時獨立報”駐巴黎記者報道了炮彈國王[注:即斐迪南二世。——編者注]王位的追求者繆拉特親王(他認為這個王位是繆拉特家族的法定遺產)所寫的并由他發(fā)表的一篇抨擊文。這篇文章被譯成了意大利文。
丹麥內閣仍然堅決拒絕向西方強國提供能使它們的軍隊在波羅的海過冬的港口和登陸地點。但是,這并不是丹麥政府對那些起來反對丹麥的保護者——俄國皇帝——的西方強國表示輕視的唯一方法。丹麥政府面對著西方強國的海陸軍,毫不動搖地實行了它策劃已久的完全是為了俄國利益的coup d’état〔政變〕。7月26日,在哥本哈根公布了一個政府文件,標題是:“丹麥君主國一般事務方面的憲法”。奇怪的是,英國報紙幾乎完全沒有理睬這個措施。因此,我現(xiàn)在把這個丹麥新憲法的最重要條款列舉出來:
第一條 丹麥君主國的王位繼承制度由1853年7月31日的法律規(guī)定。
第五條 凡沒有明確指出屬于某一部門的事務,均屬君主國的一般事務。
第六條 君主國的總支出超過收入時,按下列比例補償:丹麥擔負60%,什列斯維希擔負17%,霍爾施坦擔負23%。
第七條 君主國的一般事務由議會管理。
第八條 現(xiàn)屆議會完全由國王任命的議員組成。將來的議會議員應當部分地由選舉產生。
第十條 那時議會將由50名議員組成;其中20名由國王任命,30名按下列比例選舉:
18名由丹麥各界代表會議選出,5名由什列斯維希各州選出,6名由霍爾施坦各州選出,1名由勞恩堡貴族選出。
第十一條 1849年7月5日頒布的丹麥王國的根本法只涉及該王國的內部事務。
第十五條 議會議員的年薪為500塔勒。
第十六條 議會每兩年至少召開一次,會期由國王的命令規(guī)定。
第十七條 議會會議在哥本哈根舉行,但是國王可以改變會址。
第十八條 議會的工作由國王任命的主席主持。辯論可以使用德語或丹麥語;決議必須用丹麥文書寫。
第十九條 議會會議是秘密的。
第二十一條 未經議會同意,不得征收、改變或廢除全君主國的任何共同捐稅,也不得舉借任何國債。
第二十二條 除了聯(lián)合君主國的財政以外,議會對一切班務只有發(fā)言權。
同一天頒布的法令規(guī)定在1854年9月1日召開議會,而在另一個法令中公布了國王任命的議員,被任命的都是宮廷的達官顯貴和達涅勃勛章獲得者。
通過這種新的coup d’état〔政變〕達到了以下幾個主要目的:廢除丹麥的根本法和代議機關,建立了一個便于宮廷和政府得到,它們需要的任何數(shù)目款項的機構。
厄內斯特·瓊斯重新到各工業(yè)區(qū)去作宣傳旅行,以便把它們吸引到憲章運動中來。在他到過的哈里法克所、貝凱普和其他地區(qū),通過了如下的遞交議會的請愿書:
“在1854年7月30日(星期日)舉行的群眾大會上,貝凱普的居民謹向在議會開會的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極可尊敬的下院議員呈遞請愿書如下:
你們的請愿者長時期觀察了現(xiàn)在女王政府各個大臣在對內和對外政策方面的活動,并且根據毫無偏依的觀察深信,在這兩方面大臣們都根本不值得國家的信任。
你們的請愿者深信,只要這些人管理國家事務,就既不可能改進內部的管理,也不能夠對外顯其威力。
所以,你們的請愿者請求你們極可尊敬的議院奏請女王,請女王陛下賜予解除她現(xiàn)在的顧問們的職務,并且邀請那些更符合時代進步精神更符合我們時代要求的人來輔佐她。
你們的請愿者將堅持自己在請愿書中提出的各點。”
星期天,在貝凱普的迪爾普利-摩爾舉行了群眾大會,鼓動家[注:即厄內斯特·瓊斯。——編者注]在會上發(fā)表了他生平所發(fā)表的一篇最出色的演說,其中有幾段值得貴報予以轉載:
“行動的時刻終于到來了,我們現(xiàn)在進入了憲章運動自衰退以來不會有過的復興時期。我們爭得憲章的時刻終于臨近了……
你們進行過反對降低工資的斗爭,但是徒勞無益;饑餓迫使你們舉行起義。如果饑餓教會你們去戰(zhàn)爭,那末貧困就給你們以啟發(fā),每經過一次失敗,你們的覺悟就提高一步,你們的經驗就豐富一些。你們曾經采用的首要方法是組織聯(lián)合會和舉行罷工。你們以為這些方法會使你們獲得解放,但是你們忘記了,既然勞動資料不屬于你們所有,你們就經不起資本家的競爭,你們在忍饑挨餓,他們的錢袋可以萬無一失地放著,等著瞧誰堅持得最久。以后你們曾經希望不完全工作日,而且有人對你們說,如果每個工人少工作兩小時,就可以為失業(yè)者找到兩個小時的工作。但是,你們忘記了,當你們爭取到把工作時間縮短百分之一,壟斷資本家采用機器裝備的程度就增加了百分之一百。
以后,你們求助于合作社。你們了解到一個偉大的真理,勞動的解放應當依靠合作社,但是你們忽略了保證這種解放的手段。誰要進行生產,誰就需要市場;如果你們有什么東西要賣出去,你們就需要一個想買這個東西的人,——但是你們忘記了,你們沒有這么‘一個人’。合作社開始生產了,但是市場在哪里呢?你們究竟在哪里找到市場呢?怎樣才能使貧者變成富者,使他們能夠成為合作社生產的產品的購買者呢?依靠英國本土上的锎礦,在地面上、在田野滾滾的麥浪中,你可以看到锎礦含的金子。瞧瞧你們腳下吧!在這里,在你們所坐的綠草如茵的斜坡上;在這里,在你們所站的寬廣的田野上,——在這些地方隱藏著自由,在這些地方隱藏著合作社,在這些地方隱藏著高額工資,在這些地方隱藏著繁榮與和平!我們英國現(xiàn)在有1500萬英畝公有土地,有2700萬英畝牧場。根據希臘神話,當海格立斯同大地的兒子巨人安泰斗爭時,海格立斯好幾次把他摔在地上,安泰每次都倒在母親懷里,從母親身上汲取新的力量,因而跳起來比以前更加有勁。海格立斯窺破了這一點,就把他舉到空中,結果便戰(zhàn)勝了他。
勞動-巨人也正是這樣,按照壟斷組織-海格立斯的意志,他同產生了他的大地分離開來,他被競爭的魔爪緊緊掐住,變得軟弱無力,無依無靠,像穆罕默德的墳墓一樣吊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只是更接近后者!
究竟怎樣才可以接近大地呢?有人對你們說,為了這個目的根本不需要政權。是誰這樣說的呢?莫非是爭取把工作日縮短10%的運動的領袖說的,或者是這樣一些運動的領袖例如爭取10小時工作日運動的領袖、爭取不完全工作日運動的領袖、爭取限制機器工作時間的運動的領袖、爭取建立管喪葬的慈善機關的運動的領袖、爭取政教分離的運動的領袖、爭取實行國民教育的運動的領袖、爭取地方自治的運動的領袖,或者是什么其他運動的領袖說的?‘運動’多么紛繁,而我們仍然原地不動。不需要政權!可是,為什么這些人又那樣喜歡圍繞著政治的幻想國跳舞,為什么他們把哀求的代表團派到政客帕麥斯頓那里去并向政治性的議會呈遞請愿書呢?為什么要向政治王位卑躬屈膝呢?既然是這樣,那我們效法他們的榜樣,也正應當爭取這種政權!只有這些人才勸你們?yōu)槟銈兊臄橙藸幦≌?。可是我要對你們說:爭取自己的政權。我告訴你們一個偉大的真理:
憲章是使你們擺脫一切貧困的手段。
是誰反對你們呢?首先是聯(lián)合內閣。聯(lián)合內閣是什么呢?是那些一個也不能獨立自主的派別的領袖。這十來個人極其軟弱無力,根本不能自立,——因此,他們互相依存,他們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個真正的人。所謂的聯(lián)合不過如此而已。還有誰反對你們呢?反對派托利黨。它也許會趕走內閣,可是不敢這樣做,因為它知道,它自己也將被趕走,以后便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大洪流,在這個洪流的沖擊下,連挪亞[注:圣經中的神名,據說神降洪水于大地,要滅絕萬物,挪亞帶著他的妻子、兒子以及被他救出的活物乘坐方舟飄浮,人類和生物得以流傳下來。——譯者注]本人也不能挽救統(tǒng)治階級。還有誰呢?土地貴族,他們把四分之三的領地按照大約三分之二的價格抵押出去,——這是能夠鎮(zhèn)壓人民的多么強大的力量??!38000名破了產的大地主和30萬在高額地租、大地主的狩獵法和暴政的壓迫下呻吟的農場主。還有誰呢?還有由于自己卑鄙地熱衷于競爭而瀕于破產的廠主,——他們很快就不能維持自己的工廠了。這是立意要從你們腳下把自由的柱腳打碎的不折不扣的勢力!剩下的是什么人呢?工人和小店主。曾經不止一次地企圖用什么妥協(xié)的辦法把他們聯(lián)合起來。我本人過去始終反對這種聯(lián)合,因為在選舉權范圍內的妥協(xié)只能加強金錢利益的代表們和改善階級立法。但是,現(xiàn)在實行這種聯(lián)合的時候終于來到了,現(xiàn)在既不需要妥協(xié),也不需要叛賣。小店主很快就會成為民主派。據說,通往工人頭腦的道路必須經過他的胃。就算是這樣吧!可是,通過小店主的心的道路卻需要經過他的口袋。他每失掉一先令,就獲得一種新的思想。破產向小店主揭示出真理……我們敵人的道義力量就這樣被消滅,而我們則增加了新的同盟者。我們敵人的肉體力量也在消失。沙皇曾對這一點表示關懷!在愛爾蘭還剩下不到1000名英國兵士!在英國本土上已經沒有正規(guī)軍隊了,可是還有民軍!據倫敦‘泰晤士報’報道,民軍中開小差現(xiàn)象之多弄得‘號叫’已經無濟于事,于是把專門的通告分發(fā)到甚至逃兵曾呆過一星期的每一個小教區(qū),每一個小市鎮(zhèn),企圖用暴力和恫嚇迫使他們歸隊??梢宰YR政府擁有這樣一支新的軍隊。總而言之,戰(zhàn)場是干凈的,——對人民有利的時機到來了。決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我指的是暴力。不是,絕對不是!我們指的是廣泛的、和平的道義運動。但是,從我們指的是道義力量這一點絕不能得出結論說,我們的敵人也指的是這種力量。
英國已經開始在考慮和傾聽了。在這以前,它聽到的是波蘭的戰(zhàn)鼓聲和維也納的馬蹄聲。在這以前,它聽到的是米蘭的叫喊聲和巴黎的歡呼聲!但是,在目前的暫時的沉寂中,英國開始聽到它自己的驕傲的心臟的跳動,——并且高呼:‘我也要完成一樁事業(yè),——我也應當粉碎敵人和奪取戰(zhàn)場。’”[212]
大會主席曾指出有監(jiān)視人和其他警官到會,希望在這些政府仆從的報告中對會上的講話不要進行任何歪曲。關于這個警告厄內斯特·瓊斯說道:
“至于我個人,我絲毫不在乎他們說些什么,——隨便他們說去好了。我對待鼓動就像戰(zhàn)士對待戰(zhàn)斗一樣,——我在槍林彈雨之中迎接自己的命運,或者倒下、犧牲,或者活著、取勝,因為我是一個民主戰(zhàn)士。”
卡·馬克思寫于1854年8月8日
載于1854年8月21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4162號
署名:卡爾·馬克思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紐約每日論壇報”
注釋:
[211]指1847年10月成立的極端反動的內閣。這個內閣是西班牙事實上的獨裁者、溫和派的領袖納爾瓦艾斯領導的。——第414頁。
[212]馬克思引證的是1854年8月5日“人民報”登載的厄內斯特·瓊斯的演說。——第419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