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議會開幕。——英國的軍事預算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854年3月7日星期二于倫敦
昨天上午10時,工人議會[92]的代表在曼徹斯特的民眾文化館里召開大會。第一次會議當然只討論了一些準備工作問題。斯托克波爾特的代表詹姆斯·威廉斯和倫敦代表詹姆斯·布萊提出的邀請馬克思博士作為名譽代表出席工人議會會議的提案(得到厄內(nèi)斯特·瓊斯的支持)被一致通過。對于路易·勃朗先生和納多先生,也通過了同樣的決定。不管工人議會的直接成果如何,召開工人議會這個事實本身就標志著工人階級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也許可以把二月革命后在巴黎盧森堡宮舉行的會議[93]看做是它在這條道路上的先驅者。但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盧森堡委員會是由政府發(fā)起成立的,而工人議會是由工人自己發(fā)起成立的;成立盧森堡委員會的意圖,是要把臨時政府的社會主義者成員從活動中心排擠出去,使他們絲毫不能認真過問國家的當前事務;還有,組成盧森堡委員會的代表完全是各種或多或少相當于中世紀的行會或現(xiàn)代工聯(lián)的所謂corps d’états即同業(yè)公會的會員;而工人議會則是全國范圍的各行各業(yè)的工人的真正代表機關。工人議會能不能取得成就,主要甚至完全取決于它是不是從這一原則出發(fā):當前問題不在于所謂勞動組織,而在于工人階級的真正組織。
現(xiàn)代統(tǒng)治階級的特權以及對工人階級的奴役,都同樣是以現(xiàn)行的勞動組織為基礎的,現(xiàn)代統(tǒng)治階級當然要用它擁有的全部工具(其中之一就是現(xiàn)代國家機器)來維護和支持現(xiàn)行的勞動組織。因此,要廢除現(xiàn)行的勞動組織,并用新的組織來代替它,就需要力量——社會力量和政治力量,需要不僅用于抵抗而且用于進攻的力量;但是要取得這樣的力量,就需要組成一支擁有足夠的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力量以同敵軍進行斗爭的軍隊。如果工人議會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純粹理論性問題的討論上,而不是為真正組織全國范圍的黨開辟道路,那末,它就會像盧森堡委員會一樣地遭到失敗。
根據(jù)憲章派全國協(xié)會[94]章程,重新選舉了憲章派執(zhí)行委員會。已經(jīng)宣布,厄內(nèi)斯特·瓊斯、詹姆斯·芬倫(倫敦)和約翰·蕭(里子)按照規(guī)定被選入憲章派全國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任期6個月。
波拿巴在交易所訂立借款契約的企圖,由于巴黎資本家的消極抵抗而遭到了失敗,所以波拿巴的財政大臣向參議院提出的預算包括如下的一條:
“為了國庫和法蘭西銀行業(yè)務的需要,授權財政大臣發(fā)行一種定期償還的有息長期國庫債券。國庫債券的流通總額不得超過25000萬法郎(1000萬英鎊),但是,根據(jù)1833年6月10日的法令轉為償債基金的債券不包括在上述總額內(nèi),并且不能當作保證金交給法蘭西銀行和其他的貼現(xiàn)機構。”
在補充條文中規(guī)定,經(jīng)過參議院的追認,“皇帝有權用普通法令來增發(fā)債券”。
巴黎來信告訴我,這個建議使得整個資產(chǎn)階級非??只?,因為,一方面國庫債券不得超過25000萬法郎,而另一方面,又可以超過上述總額,只要皇帝認為有必要下命令超過多少就可以超多少,而且法蘭西銀行或者其他貼現(xiàn)機構還不得接受這樣發(fā)行的債券作為保證金。你們都知道,銀行已經(jīng)用國庫債券支付了它取自Caisses des depôts et consignations〔儲蓄銀行〕的6000萬法郎。
十二月的英雄們甚至千方百計地利用戰(zhàn)爭的幽靈來打破尚在阻撓他們干預國庫的一些最后的微小障礙。已經(jīng)大大動搖的國家信貸的必不可免的瓦解會嚇壞資產(chǎn)階級,而提出增加鹽稅以及其他類似的非常少有的雜稅定會引起人民群眾的憤怒。因此,無疑會使波拿巴在外國贏得一定的威望的戰(zhàn)爭,很可能加速他在法國的崩潰。
我曾預言目前西班牙的困難一定會導致英法之間的嚴重誤會,這一點從倫敦一家報紙的如下報道得到了證實:
“法蘭西皇帝通過瓦列夫斯基先生問克拉倫登勛爵,如果伊薩伯拉女王被推翻,不列顛政府是否同意幫助他把卡洛斯派王位追求者立為西班牙王。據(jù)說,克拉倫登勛爵回答道,幸好伊薩伯拉女王還穩(wěn)穩(wěn)地坐在王位上,在如此忠于君主制度的國家里,革命只是在遙遠的將來才有可能發(fā)生;但是,即使西班牙萬一爆發(fā)了革命,而且女王被推翻了,不列顛內(nèi)閣也應該拒絕受任何義務的約束。
皇帝要立德·蒙太莫林伯爵為王的建議,是通過不讓蒙潘西埃公爵夫人繼承她姐姐的王位這樣一個十分自然的愿望暗示出來的;皇帝認為,讓路易-菲力浦的兒子,西班牙女王的丈夫作自己的鄰居,是很不方便的。”
約翰·羅素勛爵在星期五的下院會議上宣稱,他不得不把他的改革法案暫時收回,但是,如果在這一期間向俄國皇帝提出的新建議被接受而使東方問題得到解決,那就在4月24日審議這個法案。誠然,在沙皇對他的臣民的宣言以及給波拿巴的信[95]公布以后,這種解決的可能性比任何時候都更小了。然而政府的聲明還是表明,提出改革法案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聯(lián)合內(nèi)閣的外交達到恢復俄國的status quo ante bellum〔戰(zhàn)前狀態(tài)〕的時候,轉移并緩和社會輿論。在“晨報”(帕麥斯頓的喉舌,他的最熱烈的擁護者之一)對帕麥斯頓在這些內(nèi)閣陰謀中所起的卓越作用,作了如下的描寫:
“阿伯丁勛爵是名義上的而不是真正的首相。女王的首席大臣實際上是帕麥斯頓勛爵。他是內(nèi)閣思想的主宰。自從帕麥斯頓重新回到政府以來,他的同僚經(jīng)常擔心他又會突然離開他們,他們對于實現(xiàn)他的那些據(jù)他們知道是他認為具有重大意義的觀點,自然不敢加以阻撓。因此,他總能達到目的。上星期,有一個鮮明的例子說明帕麥斯頓閣下在女王陛下的內(nèi)閣中的影響。新改革法案已正式提交內(nèi)閣審查,當時存在一個問題:在目前的議會會議上是討論這個法案還是把它撤銷。阿伯丁勛爵、約翰·羅素勛爵、詹姆斯·格萊安爵士和威廉·摩耳斯沃思爵士都贊成把這一法案提出來討論。帕麥斯頓勛爵建議撤回這個法案,并且正像我們在幾天以前描寫的那樣大聲宣稱,如果他在內(nèi)閣中遭到失敗,他將在下院里投票撤銷這個問題。這次討論或者說座談的結果,是帕麥斯頓取得了勝利。他的反對者——其中包括執(zhí)政黨在上院的領袖以及該黨在下院的領袖都遭到了失敗。帕麥斯頓勛爵在上個星期取得的另一次勝利,就是任命查理·納皮爾爵士為波羅的海艦隊總司令。大家都知道,無論約翰·羅素勛爵或詹姆斯·格萊安爵士都反對這項任命,但是帕麥斯頓勛爵卻主張任命,結果還是任命了。高貴的勛爵將在今天晚上主持在改革俱樂部舉行的慶賀英勇的海軍上將的宴會,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昨天晚上,格萊斯頓先生向下院提出了這一代人所不知道的新玩藝兒——軍事預算。從他的發(fā)言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決定這樣早把自己的財政措施提交議院審查,目的就是預先說出戰(zhàn)爭對私人錢袋極不利的后果而抑制國內(nèi)的戰(zhàn)爭熱情。他的發(fā)言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他要求的只是在戰(zhàn)爭突然停止時把打算離開不列顛海岸的25000人弄回來所需要的那一筆款子。
他首先敘述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實際收支狀況。格萊斯頓強調(diào)指出,這一個年度還沒有結束,因此對最后一個月的收入只能根據(jù)概算推斷。到1853年4月18日截止的一年的全部收入,根據(jù)概算為5290萬英鎊,而實際收入達到了54025000英鎊;可見,實際收入超過預計收入1035000英鎊。另一方面,支出比概算節(jié)省了1012000英鎊。因此,格萊斯頓計算出,如果不發(fā)生國家目前所遇到的特殊情況,這一年度的收入大約會超過支出2854000英鎊。
然后,格萊斯頓談到他執(zhí)行的降低稅收的結果。關稅盡管降低了,1853—1854年度的收入仍然達到了2060萬英鎊,而1852—1853年度的收入只有20396000英鎊,即增加了204000英鎊。降低茶稅帶來的虧損只有375000英鎊。用1辨士的單一稅來代替3辨士至10先令的印花稅,沒有造成預計的虧損,而是增加了36000英鎊的收入。
接著,格萊斯頓談到了上次會議通過的增加稅收的法律的結果。所得稅的征收在愛爾蘭受到了種種情況的阻撓,但是仍比原來估計大約多收2萬英鎊。由于擴大收入稅的征收范圍(由150英鎊改為100英鎊),看來在大不列顛要比預定的概算多收10萬英鎊,即收入25萬英鎊。在蘇格蘭每一加侖酒精征收1先令的附加稅,這項收入僅僅增加了209000英鎊的收入,而根據(jù)概算,這項收入要增加278000英鎊。
另一方面,愛爾蘭的酒精稅的收入比原來估計多收的198000英鎊還多收了213000英鎊。在整個財政年度中應當征收的遺產(chǎn)稅不過50萬英鎊。以上就是格萊斯頓先生關于截至今年4月5日止的這一年度大不列顛財政狀況的報告。
1854—1855年度收入概算
(單位:英鎊)
關稅……………………………………………20175000
消費稅…………………………………………14595000
印花稅…………………………………………7090000
普通稅…………………………………………3015000
所得稅…………………………………………6275000
郵稅……………………………………………1200000
國家財產(chǎn)………………………………………259000
過去的結余……………………………………420000
其他收入………………………………………320000
共收入………………………………………53349000
支出概算
(單位:英鎊)
長期國債………………………………………27000000
非長期國債……………………………………546000
統(tǒng)一基金………………………………………2460000
陸軍……………………………………………6857000
海軍……………………………………………7488000
炮兵……………………………………………3846000
軍需……………………………………………645000
其他開支………………………………………4775000
民軍……………………………………………530000
偵察勤務………………………………………792000
東方勤務………………………………………1250000
共支出………………………………………56189000
赤字…………………………………………2840000
格萊斯頓先生在談到彌補赤字的來源以前,先列舉了政府不打算建議下院通過的措施。他不愿意恢復他去年提出減低稅率并已取得法律效力的那些稅,哪怕是部分地恢復也罷。他不愿意要求無益地恢復過去的政府已經(jīng)放棄的那些稅。但是,如果國家現(xiàn)已投入的戰(zhàn)爭再拖延一年,政府未必能夠長期地保持這樣的降低稅率??偠灾?,格萊斯頓不打算建議提高間接稅。他也不愿意發(fā)行公債,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財產(chǎn)狀況像英國這樣負債累累。最后,格萊斯頓在談了以上這些開場白以后,進而談到政府的建議。這里指的是在6個月內(nèi)把所得稅稅率提高一倍和完全廢除現(xiàn)行的把期票分為國內(nèi)期票和國外期票的作法。匯票的平均稅率,雖然不是平均分配的,直到現(xiàn)在每100先令是1先令6辨士。格萊斯頓曾建議去掉比率的零頭,把它減為1先令。根據(jù)他的計算,這一改變應當增加6萬英鎊的收入。至于所得稅稅率,收入在150英鎊和150英鎊以上的,每英鎊應當從7辨士增加到10+(1/2)辨士,收入在100—150英鎊的,每英鎊應當從5辨士增加到7+(1/2)辨士。同時,格萊斯頓建議,由下院通過一項提案,授權他在稅款收到以前發(fā)行175萬英鎊的國庫券,這些國庫券用增加的所得稅收入來償還。最后,格萊斯頓先生試圖為他的旨在減少國債的最新措施辯護(沒有完全成功),你們都知道,這些措施都以可恥的失敗告終了。
有許多議員參加了這一報告以后的辯論,但是唯一值得指出的是迪斯累里先生的發(fā)言。他說,他絲毫不反對政府為了保證戰(zhàn)爭能夠全力而勝利地(如他希望的)進行而認為自己必須負責向下院提出的建議。但是,如果戰(zhàn)爭拖延下去,他反對把直接稅變成戰(zhàn)費的唯一來源。至于格萊斯頓報告中第二部分,即有關國內(nèi)目前財政狀況和游資的部分,他認為不明確是這一部分的特點,它不像財政報告,至少不像在目前情況下提出來的報告。他認為目前的國家收支狀況是有缺點的,是不能令人滿意的?,F(xiàn)政府上臺的時候,國庫收支表的存額,在1853年1月3日達到900萬英鎊。而過了一年,到1854年1月,就減少了一半。迪斯累里計算出,國庫收支表上的存額,在4月5日定將降低到300萬英鎊,因為支付國家貸款利息以及進行債券轉換的費用總共要900—1000萬英鎊。極可尊敬的紳士說,用不著把它列入國庫收支表,而應當把不足的數(shù)目加到赤字里面。迪斯累里斷定,在目前把收支作到完全相符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現(xiàn)在發(fā)生的問題不像過去那樣,是收支相符還是收支表上有些剩余的問題,而是收支大致平衡還是有很大的赤字的問題;事實上,不是收支勉強相符,而是有了很大的赤字,這個赤字是財政大臣從兩個方面造成的。第一,他在幣值提高的時候把國庫券的利息降低到1.5%;第二,南海公司[96]債券的不幸的轉換措施,這個措施不僅把他的存額消耗殆盡,而且給他留下了200萬英鎊的赤字。
在其他的議員提出了不太重要的意見以后,就結束了關于概算報告的審查,并且通過了決議。
卡·馬克思寫于1854年3月7日
載于1854年3月24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4035號
署名:卡爾·馬克思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紐約每日論壇報”
注釋:
[92]由于1853年英國無產(chǎn)階級群眾性罷工運動的高漲,以瓊斯為首的憲章派提出了成立廣泛的工人組織“群眾運動”的思想,這一組織的任務是把工聯(lián)以及未加入組織的工人聯(lián)合起來,而首先是使全國各地的罷工協(xié)調(diào)起來。這一組織應當由定期召開的工人議會領導,工人議會由沒有加入組織的工人的群眾大會和參加“群眾運動”的工聯(lián)的會議選出的代表組成。工人議會于1854年3月6日在曼徹斯特開幕,1854年3月18日開幕。工人議會討論并通過了“群眾運動”綱領,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執(zhí)行委員會。被選為議會名譽代表的馬克思曾給議會寫了一封信(見本卷第133—134頁),在3月10日的會上宣讀了這封信。馬克思在信里提出英國工人運動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一個獨立的無產(chǎn)階級群眾性政黨。馬克思認為工人議會的召開具有重大意義,把它看做是使英國工人運動擺脫工聯(lián)主義的狹小框子的一種嘗試,是向經(jīng)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結合前進了一步。
但是,組織“群眾運動”的嘗試沒有成功,因為工聯(lián)的大多數(shù)領袖反對政治斗爭,不支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群眾性工人組織的主張。同時,1854年夏季罷工運動的低落也對廣大工人群眾參加運動起了不利的影響。1854年3月以后,工人議會再沒有召開會議。——第125頁。
[93]見注58。——第125頁。
[94]憲章派全國協(xié)會于1840年7月成立。這個協(xié)會是工人運動史上第一個群眾性工人政黨,在憲章運動高漲的年代參加的人數(shù)達到4萬人。在協(xié)會的活動中,表現(xiàn)出協(xié)會會員中缺乏思想上和策略上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出大多數(shù)憲章派領袖的小資產(chǎn)階級思想。憲章派在1848年遭到失敗后,先進的、向往科學共產(chǎn)主義的革命憲章派的代表,首先是厄·瓊斯,在五十年代初曾試圖在社會主義基礎上改組憲章運動。這一點在1851年憲章主義公會通過的綱領中可以看出。在五十年代后半期,由于機會主義在英國工人運動中取得暫時的勝利和憲章運動的低落,這個協(xié)會實際上停止了自己的活動。——第126頁。
[95]指1854年2月21日(9日)尼古拉一世同法英斷絕外交關系的宣言;尼古拉一世在1854年2月9日(1月28日)給拿破侖第三的信里拒絕在東方問題上作任何妥協(xié)。——第127頁。
[96]南海公司是1712年前后在同南美和太平洋各島進行貿(mào)易的幌子下在英國成立的;其真正目的是進行國家證券的投機。該公司從政府那里得到許多特權和壟斷權,包括國家有價證券的發(fā)行權,并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投機活動,結果公司在1720年宣告破產(chǎn)。破產(chǎn)的結果欠下了巨額國債,格萊斯頓在1853年曾試圖用收購該公司貶值的股票的辦法抵償一部分國債。——第132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