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個原因是社會焦慮。我們有共同的感受,我們現(xiàn)在都很著急,焦慮不安、浮躁不定,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歷史上來看,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的。每個地方、每個區(qū)域、每個階層都有焦慮。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焦慮現(xiàn)象?原因至少有兩條。第一條是社會利益結構全方位大幅度的調整,而希望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換句話來講,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的社會位置、經濟位置要重新洗牌,要推倒以前的利益結構、重構新的利益格局,且在短時間之內要完成,所以,這是很大的問題。還有,在我們國家一夜暴富和一夜下崗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同時大面積的存在著。而這些暴富者未必都是黑心暴富,從理論上看,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暴富群體中的成員。比如胡潤報告稱,中國平均每1400個人有一個千萬富翁,其中兩成是投資房地產,早些時候多買一兩套房子成為富翁是很容易的事。而相對于另外一個群體——一夜下崗的反差太大了,人們會產生人生的不確定感,對于未來不可預期,一定會焦慮不安。第二條是信仰在不小的范圍內丟失。我們知道,一個民族普遍有充實的信仰的話,那么這個社會的民眾心里會非常充實、堅定。而我國在社會急劇轉型期,我們的信仰在不小的范圍內被人們丟失了,換句話講,我們的國家、民族在特定時期里,人們的心靈缺乏一種堅守,就難以經得起各方面的誘惑。現(xiàn)在誘惑很多,但又抓不到,這也必然焦慮不安。所以,這兩方面的原因就使得我們的社會充滿了焦慮。
如果從社會心理的角度跟毛澤東時代對比,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毛澤東時代,社會規(guī)則非常簡單但有效,社會控制是高強度的,民眾信仰是高度一致的,人們的心理相對來說比較踏實。這種相對比較踏實的心態(tài)用當時的流行語言描述就是:“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現(xiàn)在,社會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必然是歷史的一個巨大進步,前幾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唱的: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真實的寫照——焦慮的時代、焦慮的民眾。一個社會存在著大面積的焦慮現(xiàn)象,對這個社會是十分不利的,首先會造成大量社會問題,放大人對社會體制不滿的情緒。
總而言之,正是由于以上六個方面的原因,我們國家的現(xiàn)階段社會矛盾問題日益凸顯。
中國現(xiàn)階段社會矛盾問題的主要特征
現(xiàn)階段中國的社會問題是在特有的歷史時代背景下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出和其他國家很不相同的一些特征。至少有以下六個特征。
第一個特征是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訴求。
有調查顯示,中國民眾最感興趣的問題,前六位都是民生問題,而且是基礎性的民生,一般是社會保障、通貨膨脹、醫(yī)療、公共衛(wèi)生、教育問題、養(yǎng)老保險問題,還有一些地方對環(huán)境生態(tài)特別關注。原因很簡單,我們國家民生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中國現(xiàn)在主要矛盾問題,80%以上根源于民生問題,人們對政治興趣并不很大。當然,民主化是歷史趨勢,但現(xiàn)在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階段,這個階段結束以后,在這個前提下去進行民主相對來說成本可能要低得多,是水到渠成的事。別的國家、地區(qū)沒有經過民生階段,而進入民主的時代。我們看到,印度窮歸窮,但民眾對政治很感興趣,選舉時,印度人攜家?guī)Э?,身著盛裝,井然有序地排隊投下神圣的一票。泰國紅衫軍、黃衫軍打得不可開交?,F(xiàn)在中國民眾對政治興趣并不大,而對民生興趣最大,民生解決不好的話,會誘發(fā)各種各樣的矛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