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際交流、溝通的功能
我們要把人際交流、溝通的功能再明確一下,因為大家說人際交流功能很簡單,你傳我,我傳你,沒那么簡單。人際交流的功能是很多的,尤其是人與人的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有很多功能。
第一個功能是傳遞信息的功能。
第二個功能是心理保健的功能。實際上人與人說話很大一部分是有心理保健功能的。有時候鄰居找你說說話,他說的東西其實你已經(jīng)知道了,但是他要說,實際上對他是一個心理保健,比如說你怎么勸慰勸慰他,你怎么開導開導他。有時候我們家里有一些事,到晚上大家一起鍛煉,除了鍛煉以外其實大家會在一起還有時間聊聊天,家長里短,哪家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夫妻吵架了聊一聊,這就是一個心理保健功能。不一定什么事非得去找個心理咨詢師,我們好多人互相都能排解的。
第三個功能是形成和發(fā)展社會心理的功能。人要形成他的社會角色,什么樣角色做什么樣的事,負擔什么樣的責任。這個都是通過交流別人告訴你的。你當小孩應(yīng)該怎么樣,上學了爹媽告訴你,聽老師話,上課要舉手,不能隨便出去溜達等,都是通過交流來形成社會心理的功能,形成社會角色都離不開人際交流。晉升爸爸了,沒當過,別人跟你說,你怎么當爸爸,這樣就慢慢形成了。
第四個功能是自我認識功能。這一點大家注意到了,你們看一下有的不愛跟人說話的人,更嚴重一點很自閉的人,實際上他對自己的認識也比較差,為什么呢?因為人是在跟別人的交流當中,通過反饋來認識你自己的。以人為鏡,人的缺點有的自己不知道,愛跟別人交流的人對自己的認識比較全面。因為你從別人的嘴里聽到你是這樣的,好的在哪,不好的地方在哪,你聽明白了,你要愿意改的話就改了。
第五個個功能是人際協(xié)調(diào)功能。有了溝通你才能協(xié)調(diào),沒有溝通那怎么協(xié)調(diào)。像唐家?guī)X礦難營救,我特別感動,也研究了傳播溝通問題。他們在里面溝通的特別好,有黨員、有老工人在里面起骨干作用,一下子救115人救得特別快。后面那些人反而難救了,差不多都遇難了,因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由于恐懼堅持不了。大家在一起,又有一些可以主事的人,有一個協(xié)調(diào),比如說燈不要浪費了,就開一個,開完這個再開那個,最后救他們的時候燈還亮著。這種有溝通、有協(xié)調(diào)也能做成很多事情。溝通不好大家互相拆墻腳,這件事就做不好了。
三、自媒體人際交流之說、表、觀、聽
我把人際交流分成“自媒體交流”和“外媒體交流”兩部分。所謂“自媒體”,就是用自己身體上的器官;“外媒體”,就是用身體以外的東西,從古時候的擊鼓、點火,到后來的文字,都是外媒體。“自媒體”交流也可以分成兩大類,一個是言語,另一個是形體語。一般的教科書分成兩類,叫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但是我教了好多年書以后,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難點,有一些東西又是言語又不是言語。稍微說一下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別。語言的涵蓋更寬一點,包括文字語、口頭語。說“言語”,北京人最容易了解。說你為什么不言語,就是說你為什么不說話?一般言語指的就是我們說話的過程。因為人與人之間不能說我見到你就跟你寫紙條,除非不能說話的人。說話非常重要,你一起床就得跟家里人說話,到跟單位跟同事說話。有了文字以后就有了書面語。非言語交流說的是人用自己的臉、手、腳、軀體做出的一種表情、手勢、身勢。人就是運用口頭語和形體語與環(huán)境及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我把它歸納成四個方面:說、表、觀、聽。
說,就是言語交流加上非言語交流。實際上副語言原來是擱在非言語交流中的。我把它擱在這,我覺得稍微清楚一點。言語交流是每個人用本民族的自然語言進行交流,是大家普遍的一種交流方式。說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除非先天性的生理缺陷,比如說啞,不能說話,他用手勢語,這發(fā)展的是形體語,專門的一種特殊的手勢語。言語交流實際上他有很多優(yōu)點,表達東西非常豐富。有時候我就想,我講哲學的話,用手勢語怎么表達,再比如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講數(shù)學、物理學,用手勢到底怎么表達,我覺得好像比較困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