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一下中、美、日之間的比較??陀^地說,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也是世界第二。我們從匯率法來看,2000年日本是我國的3.9倍,美國是我國的8.22倍;2005年美國是我國的5.57倍,日本是我國的2倍;但2010年我國超過了日本,日本只相當于我國的0.93倍,另外我國與美國的差距迅速縮小為2.5倍。
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上周發(fā)表了題為“中國市場經(jīng)濟的崛起:成就和挑戰(zhàn)”的專業(yè)報告,它是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的,1990年中國GDP占全球GDP的比例不到4%,到中國加入WTO時(也就是2000年)達到7%,此后的持續(xù)增長使中國的份額在2010年達到19%。由此經(jīng)合組織推斷,中國對全球的增長貢獻在2020年將達到30%,屆時中國對全世界的影響將逐漸取代美國。
可以說,中國改變了世界,世界也改變了中國。在新時期,我國遇到的挑戰(zhàn)在內(nèi)部主要有六個方面。
第一,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依然鎖定在加快發(fā)展的路徑軌道上。我們在五年前做過計算,如果中央提出的增長速度是7.5%,省級政府提出的增長速度平均起來將是10.1%。這次中央提出的是7%,而全國各省市提出的增長速度平均起來居然有10.6%,越是中西部地區(qū)越高。
第二,中等收入陷阱。只要我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且采取積極的應(yīng)對措施,中國就有可能跨過或者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進入改革疲勞期。中國搞了30年的改革,目前確實進入到一個疲勞期,而且形成的利益格局很難調(diào)整。
第四,進入開放原地踏步期。衡量開放程度的一個很重要的量化指標就是進口稅率。1982年以后,我國的進口稅率迅速下降,加入WTO時達到9.8%,此后10年基本沒有動。如果我國進一步降低關(guān)稅,不要說達到美國2%、3%了,就是降到5%,我國就可以成為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就沒有那么多貿(mào)易摩擦了。要使中國13.4億消費者的凈福利實現(xiàn)最大化,就需要進一步推動開放。
第五,“三化”加速。一是少死化,1995年以后我國就進入了人口少死化;二是老齡化,2000年我國正式步入老齡社會;三是高齡化,即80歲及以上人口增長率超過總?cè)丝谠鲩L率,目前已經(jīng)達到1800萬人。
第六,進入資源環(huán)境矛盾凸顯期。“十二五”時期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如果2015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0億噸標準煤,就意味著我國向全世界僅排放二氧化碳就超過了100億噸碳當量。這方面,我們在世界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五年規(guī)劃主要體現(xiàn)為主題、主線、指導(dǎo)方針、目標、任務(wù)、政策與項目。第一,主題是從遠處著手,是規(guī)劃的主旋律,是靈魂和題眼。第二,主線是從近處著手,是解決全局問題的突破口,是需要攻堅的堡壘。第三,目標是我們的藍圖、愿景。第四,任務(wù)是確定了基本方向之后的一個途徑問題。第五,政策與項目即“兩個抓手”,一是軟抓手,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建立的政策體系;二是硬抓手,涉及到國家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它能使我們的五年規(guī)劃落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