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級學習組研究內容與學習材料的選擇,體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本原則。
關于高級學習組成立后的學習內容和研究對象,在其成立伊始,就作了明確規(guī)定:“以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為方法”,“研究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論與我黨二十年歷史兩個題目”,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克服錯誤思想(主觀主義及形式主義)”,二是“發(fā)展革命理論”。為了確保各地高級學習組包括中央學習組各同志在學習時有據(jù)可依,毛澤東親筆擬定關于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的學習材料與目錄,其中理論方面的研究材料主要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新哲學大綱》(艾思奇和鄭易里譯)、《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李達和雷仲堅譯)、《經濟學大綱》(河上肇著)以及國際共運史的一些文件材料;實踐方面的學習材料主要是反映六大以來黨的重大決議、決定、政策、策略、方針、指示、宣言和任務等的一系列文件。兩大塊內容,一塊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材料少而精;一塊是黨的歷史與現(xiàn)實文件,內容多而實。學習理論,是為了掌握思想方法,探求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即“求真”;研究黨史,是為了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與奮斗歷程,懂得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現(xiàn)實,也即“務實”。學習內容的求真務實,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學習成效的求真務實。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來分析黨的歷史與現(xiàn)實,才能把握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guī)律,把握中國共產黨在民族革命戰(zhàn)爭中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使命。因此,這種學習內容的選擇與搭配本身,其實也印證了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所提出的“有的放矢、理論與實際統(tǒng)一”的馬克思主義學習態(tài)度與學風,即“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根‘矢’”來“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