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國跟蘇聯(lián)論戰(zhàn)的時候,經(jīng)常強調長城不是中國領土的界限,這話是對的,但長城的確是明朝政權、疆域的界限。明成祖時在東北黑龍江出海口一帶(今俄羅斯境內)設立了一個軍事統(tǒng)治機構:努爾干都司,轄區(qū)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永樂十一年與宣宗宣德八年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寧寺,并立有二碑,上面講得清清楚楚,皇帝曾派人來宣撫周圍的少數(shù)民族。清光緒三十年,二碑被帝俄政府劫去,移置海參崴博物館,而那時俄羅斯在這里沒有任何建制。到明朝后期,明朝已經(jīng)退到了山海關,把長城外面統(tǒng)統(tǒng)留給了滿洲人。
明朝對西藏延續(xù)了元朝的統(tǒng)治,但實際上并沒有很有效的管理,幸而也沒有其他外國政權在這時插手進來。在明朝初期,緬甸的大部分、老撾的一部分乃至柬埔寨都是明朝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但明朝中期以后,隨著緬甸王朝的興起,這些地方大多數(shù)都被緬甸占領了。明朝初年越南發(fā)生內亂,那里的李氏王朝起來以后,把原來陳氏王朝的國王殺了,明朝發(fā)現(xiàn)陳氏王朝統(tǒng)治者陳天平的遺孤還在,就把他送回去,但是他又被殺了。明成祖五年派兵統(tǒng)一安南(今越南),在河內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進行直接統(tǒng)治,但這個時間只有二十二年,主要原因是貪官污吏的橫征暴斂激起了當?shù)厝嗣竦姆纯?,明宣德年間宣布放棄??偟膩碇v,明朝的疆域呈現(xiàn)的是退卻趨勢。
清朝疆域是歷史上最完整、最大的。清朝是真正跟俄羅斯劃定了邊界,實行了有效的統(tǒng)治。努爾哈赤首先統(tǒng)一了東北少數(shù)民族,然后與內蒙古各部結盟,接著征服了明朝。
清朝跟西藏有一個特殊的關系。15世紀中葉以后,黃教已形成了一個全藏性的、政治經(jīng)濟實力大大雄厚于其它教派的寺廟集團。蒙古人在青海一帶游牧,所以黃教從青藏高原通過青海傳到了蒙古,結果蒙古人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信黃教了,也有了自己的活佛,而且蒙古首領的孫子曾經(jīng)是轉世靈童,長期以來蒙古是政教合一的,所以蒙古跟藏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清朝很容易跟西藏建立聯(lián)系,順治年間,達賴就跑到清朝來朝拜了。
到乾隆中期,也就是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清朝的正式疆域到達巴爾喀什湖,包括整個帕米爾高原。清朝平定天山南北以后,境外的很多小國都要求清朝軍隊過去,他們一方面害怕清朝軍隊,一方面也是想尋求保護,但乾隆皇帝在那里立界碑說,我大清疆界到這里為止。所以現(xiàn)在西方有些人說,中國疆域之所以如此大完全是靠武力鎮(zhèn)壓得來的,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兒??滴跄觊g,中國跟俄國劃定了邊界,這個邊界以外興安嶺為主。雍正年間又劃定了外蒙古跟俄羅斯這一帶的界限,但是西北這一帶沒有劃定。東部到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還包括庫頁島在內,但在庫頁島上沒有建立政權,而是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每三年到依蘭衙門就是今天哈爾濱附近的依蘭縣納貢,用這種方法維持當?shù)嘏c宗主國之間的關系。
臺灣是康熙二十三年被征服的,康熙二十二年以前,沒有任何外國政權在臺灣建立過政權。臺灣被征服以后,施瑯上書說明如果放棄臺灣,海盜、亡命之徒聚集在那里,會威脅到國家安全,一旦臺灣被外國占領,就會進一步威脅到福建的安全??滴踅邮芰怂闹饕猓谂_灣建立臺灣府,這個府設在今天的臺南。從康熙二十三年開始,臺灣正式是作為中央政府的一個地方行政,在這以前,它是中國的一部分,是由當?shù)孛褡遄约洪_發(fā)的,這些民族最后加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自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我國的疆域格局到1840年以后就被打破了,香港被割讓,一個《璦琿條約》就把黑龍江以北劃給俄國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原來是公管待議,后來也被俄國人拿走了。通過《伊犁條約》,又把巴爾喀什湖拿走了。帕米爾高原本來六個坡,只給我們剩下一個坡,其他五個坡都給英國人和俄國人瓜分了,以后成了阿富汗的領土。
越南也是這樣,越南對付我們的一個辦法就是:如果我們的力量削弱了,他就搶我們;如果我們的力量強大了,他就求我們。比如越南趁明清政權交替時期中國內亂,占領了中國邊界三十里的地方。到清朝政權穩(wěn)定后就向他要回來,他一直不還。雍正皇帝生氣了,派軍隊準備鎮(zhèn)壓,這時越南國王說,我們其實對中國是很恭順的,我們是小國,你是天朝大國,我們實在是沒有地方住才到你那里去的。雍正皇帝聽了很高興,認為越南的態(tài)度很好,三十里不夠的話,給五十里吧!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新中國成立之后,他們的領導人跟我們的領導人說,我們越南窮,你們要支援我們。于是1958年我們敲鑼打鼓地把白龍尾島送給了越南?,F(xiàn)在怎么收回呢?這么長時間了,于是中越兩國的劃界就成問題了。
另外一個損失是外蒙古。內外蒙古本來是一體的,辛亥革命以后,外蒙古在俄國人的策劃下就開始謀求獨立,但北洋政府一直沒有承認,甚至要派遠征軍去征服,外蒙古一度宣布放棄獨立。后來俄國人策動成立共產黨,發(fā)動人民鬧獨立,這次國民政府也沒有承認。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跟蔣介石商量戰(zhàn)后的格局時,美國出于其戰(zhàn)略考慮,希望中國是未來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因為美國認為自己在亞洲不可能長期駐軍,當時日本戰(zhàn)敗,印度還沒獨立,只能扶植中國。斯大林提出的條件是,如果中國做常任理事國,就得承認外蒙古獨立,承認蘇聯(lián)在東北的權益,承認旅順軍港繼續(xù)歸其使用,承認中長鐵路歸蘇聯(lián)管。羅斯福同意了這個條件,丘吉爾當然也會同意,因為他們還希望斯大林出兵,減少盟軍的損失,蔣介石出于他的考慮也同意了斯大林的條件。為了給中國面子,還舉行了外蒙古公民投票,當時國民政府派去的代表只能是監(jiān)督。投票的結果是99.7%公民同意獨立,當天外蒙古就宣布獨立了。由于中國共產黨跟蘇聯(lián)共產黨之間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同外蒙古建交了,這也就相當于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
有的人甚至提出要收回外蒙古,這不是收回的問題。但外蒙古外面的唐努烏梁海地區(qū)原屬于我國領土的一部分,1921年在蘇聯(lián)的策動下宣布“獨立”,1944年為蘇聯(lián)兼并,成為俄羅斯聯(lián)邦的一個自治省。蘇聯(lián)解體后,唐努烏梁海地區(qū)成立“俄羅斯聯(lián)邦圖瓦共和國”。關于唐努烏梁海的獨立,到現(xiàn)在為止歷代中國政府都沒有同意也沒有承認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