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家戰(zhàn)略能力的增長要有一定的張力
西柏坡精神告訴我們要艱苦奮斗,告訴我們?nèi)h、全國人民要團結(jié)。我前幾天到石家莊看趙州橋,我是帶著朝拜的心情去的。趙州橋的建造者李春是個匠人,但他是有功之人。有功勞的人就得拜,“超女”不能拜。一個民族不能靠“超女”崛起,盛世并不因“超女”而出現(xiàn)。楊貴妃就是個大“超女”,結(jié)果把李隆基弄到四川去了,安史之亂就出來了。但是,歌還是要唱的,在今天尤其要多唱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我們的隊伍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我們應該有這個氣度,別老是一天到晚總是纏綿地愛啊愛。要知道,真愛情歷來都只給英雄,而不會給無病呻吟的人。
一個民族不能失去原始的力量,失去原始的力量就會被人欺負。藝術(shù)也是這樣。你看漢代的藝術(shù),一塊巨石,簡單幾個線條,渾然一體,大氣磅礴,象征那個時代向上的勁頭。看看清朝是什么藝術(shù),龍的睫毛都刻出來了,藝術(shù)到此,藝術(shù)也就死亡了。藝術(shù)永遠要有大氣、要有血氣,要有原始野氣。你看魏晉南北朝王羲之的字,字體里面透露著中華民族從北到南大遷移中的那種張勢。宋、明末期多秀才,詩詞多婉約,弄那些不著邊的東西,結(jié)果國家就被打敗了。有幾個武人,像岳飛、辛棄疾這樣的人,也是無力回天。辛棄疾是軍人,不幸卻成了詞人,好好一個軍人打不了仗,逼得人家去填詞,盡管詞風豪邁,心卻很悲涼。
歷史上的大悲劇總會造就大思想。宋代以后中華民族的意識發(fā)生了大的變化,不空談理學了,文人也有社會責任感了。從宋明理學王陽明開始,之后有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這些人都帶兵打仗。后來就出現(xiàn)了: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后來的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他們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發(fā)展的結(jié)果。
國家戰(zhàn)略能力的成長有一個與財富增長不平衡發(fā)展的規(guī)律,財富多了,能力下降。富不過三代,為什么?能力下去了。中國的國家戰(zhàn)略能力提高與中國近代經(jīng)歷有關(guā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中國跌到底谷,但天不亡我,歐洲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歐洲這地方為什么老打世界大戰(zhàn),因為那是個破碎型的地帶,力量對等的國家密密地擠在一起,戰(zhàn)爭不多才是怪事?,F(xiàn)在有一種理論說歐洲國家多,似乎是合力大。其實不對。因為合力是辯證的、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的。真正有力量的國家是擁有洲際主體地緣政治板塊的國家。歐洲的破碎型地緣政治特征,給許多其它的國家,尤其是英國和美國提供了機遇。歐洲也有統(tǒng)一的時候,那是古代羅馬和查理曼帝國的時候。但是匈奴人打過去后歐洲整體性被摧毀了。說到這,我們還得感謝漢武帝,本來匈奴人往我們這兒走,但漢武帝全力以赴,把匈奴人趕到西邊去了。
英美國家的友誼規(guī)則是:好朋友,明算賬。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和羅斯福談出兵打日本,就像是商人談生意。斯大林說你要我出兵可以,你得給我點什么。羅斯福答應了蘇聯(lián)戰(zhàn)后擁有千島群島的主權(quán)、日本北方四島的占領(lǐng)權(quán)、中國大連旅順的駐兵權(quán)等等條件,斯大林就出兵了。斯大林打完德國,就開火車把德國的礦產(chǎn)、機器全部拉回去,根本不講“之乎者也”。太平洋戰(zhàn)爭中,羅斯福幫英國時也從丘吉爾口袋里掏出太平洋上的十幾個島嶼,租期與香港一樣也是99年。英美國家辦事一點也不含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見兔子不撒鷹。
英國治理世界有一套經(jīng)驗,面對與其作對的大國,就把它肢解;如果肢解不了,就給它培養(yǎng)個對手,讓這個對手在另一處受到牽制并削弱英國的敵人。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英國能夠稱霸世界,就是因為西班牙、德國、法國等相互牽制,老打仗。拿破侖是一個地緣政治高手,他明白這一招,如果要打敗英國,得給英國培養(yǎng)個敵人,這就是美國。1803年他把路易斯安娜賣給美國,美國一夜之間成了大國。此后,俄國又和英國打仗,俄國被打敗了,于是就懷恨在心,要報復英國。于是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堅決支持北方的林肯,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俄國還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后來美國就發(fā)大了。19世紀80至90年代,美國迅速發(fā)展海軍。1898年,在這一年之內(nèi),美國人拿下了夏威夷、古巴、關(guān)島、菲律賓。一年拿了四個地方。當時歐洲也有“美國威脅”論,能“威脅”歐洲可不是一般國家,結(jié)果是美國在罵聲中崛起了。中國也是在罵聲中成長,站起來。
要學會老英國的那幾招,既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霹靂手段;既是好朋友,也要明算賬。誰叫你讓我與國際接軌,接了“鬼”,那咱們就“與鬼共舞”!
七、積極準備,迎接挑戰(zhàn)
談戰(zhàn)略,不能不說毛澤東,毛澤東是大手筆,他看問題從戰(zhàn)略出發(fā),不算小賬。剛建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埋頭搞國民經(jīng)濟建設(shè)才是正事。但毛澤東不這樣,他是從全局看問題。
1948年的時候,國共有分裂趨勢。當時美國的馬歇爾先生勸蔣介石:別過江北,斯大林勸毛澤東:別過江南??墒Y介石不答應馬歇爾,毛澤東也不答應斯大林。蔣介石盡管失敗了,但他也是為了中國的統(tǒng)一。這就是中國文化,大一統(tǒng)文化,寧敗也不分裂。當時中共黨內(nèi)沒有人敢抗斯大林的話,但毛澤東敢。斯大林當時把東北留給中國共產(chǎn)黨的軍隊,條件是要求毛澤東將戰(zhàn)略重點移到江北。這里頭就包含著中國有南北朝的危險。但江北三大戰(zhàn)役勝利后,毛澤東則“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拒絕斯大林的阻攔,一氣打過江南。此后中國基本歸于一統(tǒng)。
但毛澤東并沒有停止腳步。1948年,國共在打仗,美國已經(jīng)準備插手西藏。到了1949年10月,我們建國,尼赫魯也在耍小腦筋,想打西藏的小算盤。毛澤東本來想把西藏放一放,毛澤東年底去蘇聯(lián)前,決定要趁熱打鐵,出兵西藏。那一代領(lǐng)導人明白,主權(quán)抓到手里才是自己的。毛澤東給彭德懷、鄧小平發(fā)電報,要求趕快出兵西藏。西南、西北從此平定。印度那邊喊喊也就不喊了。1950年上半年我們把西藏拿下了,下半年抗美援朝。1953年朝戰(zhàn)勝利后,蘇聯(lián)戰(zhàn)后獲得的在中國東北的“雅爾塔紅利”也不得不吐了出來,并不打折扣地歸還中國。一個大國沒有戰(zhàn)略縱深是不行的?,F(xiàn)在東北、西南兩邊都有我們的國防工業(yè):東北是蛟龍在淵,是我們裝備海軍的地方;西南是飛龍上天,航天工業(yè)的基地,然后東南對著臺獨分子。你看這是什么架勢。
1964年咱們有了原子彈。聽說有一位國民黨將軍在南非乘公共汽車,按規(guī)矩公交車上有色人種必須坐在后面。中國核試驗成功當天,售票員告訴他今后他可以坐在前面了。問其故?售票員回答說:你們中國是有核國家,有原子彈的國家是大國。這位先生淚流滿面,從此心向新中國。
中國曾在整個中世紀領(lǐng)世界文明之先,而近代衰落的實際時間也不算太長。大家算一下,從1900年時中國差點被西方分割完畢。但天不亡我,中國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空檔再次統(tǒng)一;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1940年前后中國再次被分裂成五六塊,到1949年中國又一次歸于一統(tǒng)。1953年,新中國在朝鮮戰(zhàn)爭中打敗曾打敗日本的美國。到1964年中國就有了原子彈。從1900年到1964年才56年的時間,從1940年到1964年才24年,中國從一個“東亞病夫”竟一下子成了無人敢欺負的國家??渴裁??靠中國人特有的大哲學,以及基于中國哲學的國家戰(zhàn)略能力。
歷史上和兩個大國作對的國家是必敗無疑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有那么大的資源。拿破侖打英國,打得挺順,1812年打了俄國,1815年敗了;希特勒打歐洲挺順,但又打俄國,三年后也敗了;日本打中國,已是很難了,但又去打美國,結(jié)果中國和美國一聯(lián)合,也是三年便敗。朝鮮戰(zhàn)爭美國敗在什么地方?敗在與中蘇作對,而且勞師征遠。在20世紀60、70年代中國最困難的時候,美國和蘇聯(lián)與中國對立,蘇聯(lián)更是大兵壓境。毛澤東明白,國家外交永遠不能和兩個大國同時作對,但操作起來卻需要高超的能力。毛澤東通過小小的珍寶島一戰(zhàn),輕輕翻牌,就把美國翻到中國這邊了。不打不相識,美國人佩服毛澤東,尼克松來中國,在飛機上說來與毛澤東談?wù)軐W。
現(xiàn)在美國的國家戰(zhàn)略能力在下降。小布什上臺時,就宣布要與“七個邪惡軸心”作戰(zhàn),都是些不可等閑視之的國家。本來尼克松主義的要義是國家制衡。塔利班制衡著伊朗和俄羅斯,薩達姆制衡著伊朗,科威特制衡著薩達姆。但是小布什上來打破利于美國的中東均勢。先把塔利班打倒了,幫俄羅斯打開了阿富汗困局;美國大兵又沖到伊拉克去了,結(jié)果是在伊拉克出現(xiàn)了一個與伊朗一樣的什葉派政權(quán)。結(jié)果是小布什為美國打出一個反美世界。所以說,美國人的國家戰(zhàn)略能力在降低。美國把世界打成這副模樣,小布什政府這艘船現(xiàn)在開不動了,仗不能再打了。接下來,美國的尼克松主義很可能再被抬出來收拾中東殘局,那時候又會有人來和我們“談?wù)軐W”。
今天“尼克松主義”在美國有了苗頭。20世紀70年代尼克松主義出現(xiàn),越南抓住機會了實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印度也抓住機會了,促成孟加拉獨立,改變了兩面受制于巴基斯坦的安全態(tài)勢;那幾年我們也進了聯(lián)合國。當時我們的壓力來自于北方,因此,我們在臺海統(tǒng)一方面進展不大;日本借機和中國建交,但在聯(lián)合公報中它只對中國臺灣問題的立場表示“理解和尊重”;美國承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quán)。當歷史進入21世紀,中國的安全形勢又變了回去,東部來自美日的壓力日益增大,我們和俄羅斯建立起戰(zhàn)略性的合作關(guān)系,西部地區(qū)有“上合組織”。印度因其主要安全壓力來自印度洋而與中國、俄國接近。在9·11事件以后,印度加強了印度洋防務(wù)。外交政策上我們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我們是以和為貴?,F(xiàn)在的情況是我們在北、西、南三面比較緩和,東部海面的壓力則日益增大。這既是機遇,也是我們必須迎接的挑戰(zhàn)。
這個世界是平的,如果不自垮,誰也消滅不了誰。太平洋地區(qū),美國滅不了中國,中國也滅不了美國,平等和解才是出路。美國人不要指望中國人可以任人欺負,平起平坐才是與中國交朋友的正道。美國人看中國電影不要只看《夜宴》、《黃金甲》,那不代表中國精神,要多看看《亮劍》,那才是中國人的真精神。中國目前的情況不錯,所以這時候我們要特別強調(diào)國家戰(zhàn)略能力的提高,而不僅僅是GDP提高。人窮時防匪,富時防賊。僅憑金錢是解決不了國家安全問題的。猶太人當時有錢,就是因為沒有國家,所以叫希特勒整個地送到奧斯威辛去了。從那出來的人組建了國家,這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國家小,但愛國心強。所以我們要有愛國心,不能搞分裂,誰搞分裂就讓他成為“沉水鱉”。威信,威而信。我們要取信于世界,必須有點威力。
(報告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zhàn)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此稿由湖北省委講師團提供)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