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講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談一下黨章的基本精神;第二個問題談談十七大修改黨章的背景;第三個問題捋一下十七大對黨章做了哪些重要修改;第四個問題談談正確認識十七大修改黨章的意義。
黨章的基本精神
所謂精神就是意圖,就是目的。學習十七大精神,就是把握了解十七大到底想辦個什么事,開這次會的主要意圖和目的是干什么的?黨章的基本精神就是黨章的目的、意圖。
黨章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總章程、總規(guī)則,對于我們這個黨,意義在哪里?圍繞著這個大問題,我分兩個層次講:一是談一下黨章的功能和定位,二是談一下黨章的內容框架。
黨章的功能和定位。胡錦濤總書記在2006年中紀委召開的會議上就對黨章的功能和定位做了這樣一句話的概括,說黨章是規(guī)范全黨行為的總規(guī)則、總章程。所以,說到底,黨章首先是一個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是干什么用的?這個規(guī)則是用來規(guī)范全黨行為的。這句話,既解釋了它的功能,也有對黨章意義的定位。從功能上來講,黨章是規(guī)范全黨行為的。從定位上講,它不是一般的規(guī)范,是一個總規(guī)范、總章程。所以我覺得理解黨章的基本精神,就要從“規(guī)則”這兩個字入手,首先得把這個搞明白,你才能明白十七大黨章為什么要做修改。
大家都知道,人類社會生活需要規(guī)則,社會在發(fā)展,它的資源總是稀缺的,所以社會上的人在資源分配過程中都得按一定的規(guī)矩來。沒有規(guī)矩,社會生活就亂了。對于一個組織來講,如果沒有規(guī)則把它規(guī)范起來,就不能稱其為一個組織。三個人坐在這里都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三個人之間相互根本就不搭界,既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又不能共同行動,所以就談不上組織。而組織的意義就在于,三個人有共同的意志能夠共同行動,構成了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形成了一個組織。所以,規(guī)則的意義就在于通過一套規(guī)范的東西把大家整合成一個整體,這就是規(guī)則對于組織的意義。
剛才講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章是一個總規(guī)則,這個總規(guī)則對于中國共產黨這個大的組織來講,就是起規(guī)范作用的。十七大之前,我們剛剛公布了新的數(shù)字,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一個擁有7300多萬黨員的大黨。人數(shù)相當于歐洲的一個很大規(guī)模的國家了。比如英國人口5800萬,西班牙4000萬,澳大利亞的人更少,只有1000多萬人。我們黨,這么多人,要想能夠承擔起自己擔負的使命,發(fā)揮應當發(fā)揮的作用,沒有組織規(guī)則,也就是說沒有黨章,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黨章怎么樣能夠作為一個規(guī)則,怎么樣能夠把一個黨整合起來,凝聚起來,使她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有生機活力,有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所以,除了功能和定位外,我們還要看一看這個規(guī)則里面講了哪些內容,能夠把7300多萬人凝聚起來。
這就涉及到黨章基本精神里面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就是黨章的內容框架。我覺得對于一個組織來講,要想把大家凝聚起來,組織整合起來,從組織學的角度來講,大致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作為一個組織,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礎,作為規(guī)則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你看一下我們的黨章總綱,總綱部分為什么要明確闡明黨的性質、黨的奮斗目標、黨的行動方略,包括黨自身建設的原則要求?就是要闡明黨的共同的思想基礎。我們在黨章里面開篇就是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我們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南。這是什么?前面講的是這個黨和別的黨不同的地方,首先得把旗幟亮出來。其次,這個黨最重要干成什么事,我干成這個事,要以什么樣的思路來辦,總綱部分下面就開始分析思路了。為了長遠的目標——共產主義,我們今天應該干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怎么建?部署是什么?大的部署,當然是黨基本路線了。政治怎么辦,經濟怎么辦,文化怎么辦,社會怎么辦,最后落到中國共產黨為了辦這些事,自身應當怎么建設。毛澤東建黨思想有一個核心內容,就是強調著重從思想上建黨。
為什么要把思想建黨擺在首位?這種信念的一致、思路的一致,是組織形成的根本前提。咱們形成一個組織,志不同道不合,光靠組織體系行嗎?你不服從我領導,我就壓制你,管你怎么想的,這個組織肯定是沒有戰(zhàn)斗力。所以,共同的思想是一個組織形成的根本的前提。
第二,作為黨章內容框架里面的第二部分,從組織學組織規(guī)則出發(fā),就是要有嚴密的組織體系。光思想上一致,如果沒有一些規(guī)矩來約束組織成員,同樣不會形成戰(zhàn)斗力。我記得劉少奇在黨的七大《論黨》文章里面就講過一句非常形象的話,揭示了組織的規(guī)律:三個黨員還不成其為組織,怎么才能成其為組織?一定要有一個班長,兩個班員,一個領導者,兩個被領導者,這樣才能夠形成組織,一定要分出層次來,有個帶頭的,兩個跟著的。既然我們大家都圍繞著這個目標來辦事,你也同意加入了這個組織,就是要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如果你違背了這個原則,就要受到約束、懲戒。如果你不愿意加入,你可以不加入。嚴密的組織體系講的是這樣一個道理。 對于我們中國共產黨這么大的組織來講,怎么才能夠構成一個嚴密的組織體系?從組織規(guī)則的構成來講,無非要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比如吸收什么樣的人入黨?你加入這個組織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吸收什么人加入組織,就是黨員條件問題了。加入組織以后,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是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這個組織體系應當如何架構?這么大規(guī)模的組織,體系層次自然就多了,就要分出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來。這個組織體系怎么架構?從我們中國共產黨來講,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組織起來。民主集中制最基本的原則——四個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
民主集中制是一個組織原則。在這個組織原則之下,黨章對民主集中制確定了六個方面的基本原則。比如說各級領導機關,除了他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首先體現(xiàn)在選舉上。除了黨組織之外,其他都由選舉產生。其次,明確了哪一個是最高領導機關,哪個是地方領導機關,哪個是基層。黨的最高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及其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其三,黨各級委員會向同級的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第四是黨的上級組織和下級怎么處理關系?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上下級關系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jiān)督。黨的各級組織要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第五是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做出決定。第六就是禁止各種形式的個人崇拜。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威信,但是同時要把他置于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下。再往下就是講中央組織怎么產生、中央組織的構成、地方組織的產生、地方組織的構成。然后再講基層組織的產生構成。還講哪些人可以當組織的領導,就是黨的干部,干部的條件是什么。
我們的組織體系就這樣架構。如果有人不服從組織的規(guī)則怎么辦?黨的紀律就出來了。紀律里面違反的最厲害的怎么辦?稍微次之的怎么辦?比較輕微的怎么辦?由誰來執(zhí)行,然后就設置了中紀委這些紀律檢查機構。這就是第八章了。
再往下就是黨組,黨要對社會組織進行領導,里面有一個黨組。再一個黨和共青團的關系、黨旗黨徽。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組織的規(guī)則,從一般意義來講就兩部分,第一,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礎,保證凝聚全組織的共識。第二,要有嚴密的組織體系,目的是保證組織行動一致,有戰(zhàn)斗力。黨章里面的條文就是回答這些問題的。
這就是黨章的基本精神,黨章的意圖就是通過這些內容來規(guī)范全黨的行為的。
大家都知道,《憲法》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國家《憲法》是人民與政府的契約。這么多人構成了一個社會,要管理老百姓,就得推出一個政府,推出一個權力機構。在《憲法》里面,界限非常分明,政府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哪些是公共領域,哪些是私人領域。所以,《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制定出來后,其他法律的出臺統(tǒng)統(tǒng)都要以憲法作依據(jù),違反《憲法》是要追究的。目前我們國家在《憲法》這一方面,應該說開始慢慢重視了。但坦率地講,貫徹執(zhí)行得還不夠。國家的根本大法第一位,至高無上,但是如果違憲怎么辦?在一些國家,就有憲法法院。什么是憲法法院?憲法法院和一般的法院是不一樣的,憲法法院就是看看哪一個部門制定的法律違憲了。違憲了以后,要么修改法律,要么要追究你違憲的責任。我們現(xiàn)在沒有。
拿憲法這樣一個地位來看黨章,黨章在黨內同樣具有這樣一個位置,它是一個總規(guī)則,是我們黨員和我們選出的領導者之間的契約。所以,必須通過黨的最高權力機關來通過,賦予它最高權威,賦予它最高的制度效力。所以,不能在全會上修改,只能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來修改,一旦通過,從總書記到一般黨員,都要按照它來辦事。所以黨章與我們通過的《權力保障條例》、《紀律監(jiān)督條例》、《黨內監(jiān)督條例》不可同日而語。黨章是“母法”,那些是‘子法’。黨章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他的條例,中央委員會或者紀律委員會或者中組部就可以通過了。但有一個前提,這些具體的黨內法規(guī)不得與黨章相抵觸。在講修改黨章之前,給大家講一下黨章的基本精神,帶有普遍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于我們深刻認識十七大修改的黨章,具有基礎和前提性的意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