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指每年農(nóng)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jié)(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nóng)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詳細] 時間:2011-01-23 14:33 查看:347次 標簽: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nbs...[詳細] 時間:2011-01-23 14:30 查看:434次 標簽: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tǒng)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詳細] 時間:2011-01-23 14:29 查看:224次 標簽: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詳細] 時間:2011-01-23 14:27 查看:437次 標簽: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詳細] 時間:2011-01-23 14:24 查看:444次 標簽:
農(nóng)歷二月二日,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民間習俗春龍節(jié)來到,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 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叫“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肉,比作為“挑...[詳細] 時間:2011-01-23 14:22 查看:922次 標簽:
生活中有節(jié)日,節(jié)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jié)日代代傳承,節(jié)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qū)月月有節(jié)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shù)過年了。 ...[詳細] 時間:2011-01-23 14:17 查看:1049次 標簽:
每逢春節(jié)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后,火苗...[詳細] 時間:2011-01-23 13:47 查看:851次 標簽:
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fā),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fā)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詳細] 時間:2011-01-23 13:42 查看:965次 標簽:
在紹興,一跨入農(nóng)歷十二月,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買酒、春糕、裹粽、撣塵、殺雞宰鵝、買魚買肉,準備新年穿戴的衣著鞋帽,購置饋贈親友的禮物等等,可謂忙得不可開交,唯恐籌措不周,鬧出笑話。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詳細] 時間:2011-01-23 13:38 查看:508次 標簽:
“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jié)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干凈,以免禍患滋生。 &nbs...[詳細] 時間:2011-01-23 11:18 查看:843次 標簽:
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面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余”。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也不吃粥,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乞火、汲水,告誡不罵人...[詳細] 時間:2011-01-23 11:16 查看:786次 標簽: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nèi)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fā)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詳細] 時間:2011-01-23 11:14 查看:374次 標簽: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nóng)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墻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墻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詳細] 時間:2011-01-23 11:11 查看:518次 標簽:
開封民間稱春節(jié)為“過年”。但是,過年并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彼裕坏健芭D八”,開...[詳細] 時間:2011-01-23 11:08 查看:779次 標簽: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jié)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jié)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jié)”。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詳細] 時間:2011-01-23 11:02 查看:571次 標簽:
南寧地區(qū)春節(jié)習俗 春節(jié)是南寧地區(qū)一年中最大的節(jié)日,初一零時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初二親友帶上禮物互訪“拜年”。十五元宵節(jié)晚上鬧...[詳細] 時間:2011-01-23 10:59 查看:344次 標簽: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jié)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詳細] 時間:2011-01-23 10:55 查看:480次 標簽:
湖北團風人春節(jié)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詳細] 時間:2011-01-23 10:52 查看:297次 標簽:
...[詳細] 時間:2011-01-23 10:38 查看:482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