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jìn)行。有的地方,家家戶戶在堂屋中懸掛祖先畫像,但多數(shù)地區(qū)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后,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肴、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后,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fā)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
新年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yuǎn)、禮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后代繁榮昌盛,諸事順意,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倫理思想。
按習(xí)俗,除夕,家家戶戶要換門神,將嶄新的門神畫貼在大門上。國人信仰門神的現(xiàn)象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抖Y記》一書中記載的“五祀”,其中之一就是門神。
換了門神,有的家庭還要掛千以圖吉利。掛千又稱“門箋”“掛錢”或“掛簽”,“掛錢”一般用紅紙剪成,也有用彩紙剪成的,呈長方形,上部為各種剪紙圖案及吉祥語,底部為流蘇式。
掛千,如今已被“掛結(jié)”所取代。人們從街市、商場、超市買回大紅大紫的“中國結(jié)”,“結(jié)”上鑲嵌織出的“?!薄暗摗薄皦邸薄跋病钡茸謽樱A(yù)祝家里過一個吉祥平安的快樂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