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這在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2023年第17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這篇重要文章《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的講話》,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本期話題將圍繞“文化傳承發(fā)展”,梳理相關...[詳細] 時間:2023-09-08 15:23 標簽: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文化強國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兩個結合”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公布《大運河遺產(北京段)保護規(guī)劃》,確認40處物質文化遺產和4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市大運河專項調查工作組對大運河北京段遺產進行了梳理,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審,最終確認北京段大運河遺產40處。...[詳細] 時間:2023-09-07 14:57 標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談”第五期
運河是溝通地區(qū)或水域間的人工水道。北京城市的發(fā)展與運河密切相關,北京地區(qū)社會生活特征與精神形態(tài)也深受漕運影響,由此而產生了運河文化,構成了北京歷史文化大觀中濃墨重彩的篇章。...[詳細] 時間:2023-09-04 16:35 標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談”第四期
北京市通州區(q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歷為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享有“一京、二衛(wèi)、三通州”之稱,既隨著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而發(fā)生過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也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發(fā)展得愈來愈好。本期報告,北京市通州區(qū)政協(xié)委員程行利通過講述在通州的工作生活經歷,分享...[詳細] 時間:2023-09-04 15:28 標簽:程行利通州大運河北京城市副中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北京中軸線,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來北京城市東西對稱布局建筑物的對稱軸。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曾贊美這條中軸線:“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詳細] 時間:2023-08-25 09:37 標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談”第三期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和利用是長城文化的主題,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fā)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在持續(xù)不斷地保護和文旅開發(fā)中,重現長城的磅礴滄桑之美。本期報告,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張寶秀從長城的起源與發(fā)展以及北京長城的歷史演...[詳細] 時間:2023-08-23 15:57 標簽:張寶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長城北京世界文化遺產
城市,是百姓美好生活的依托,也是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既能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現代社會的便利和舒心,又能保護住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風貌。北京老城的保護與提升,不僅留住了胡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千年古都的歷史文脈,更留住了人們心中的濃濃鄉(xiāng)愁。...[詳細] 時間:2023-08-16 11:25 標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談”第二期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堅持以首善標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要對標對表中央對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目標要求,按照中央對首都文化建設的安排部署,要做到“三個結合”、“五個發(fā)揮”。...[詳細] 時間:2023-08-14 14:44 標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談”第一期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在服務文化強國建設、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承擔著重要使命。聚焦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zhàn)略定位,以大運河、長城和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建設為主抓手,打造更多標志性項目,宣講家網和你一起學習!...[詳細] 時間:2023-07-21 09:09 標簽:“三個文化帶”首都發(fā)展文化強國建設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到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再到“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的深刻總結;從對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特別是新時代推進文化建設取得成果的實踐總結,到提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學引領,再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系統(tǒng)部署...[詳細] 時間:2023-06-28 13:31 標簽:李明賈珍珍文化傳承第二個結合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眾^進新征程,深刻領悟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意義、歷史意義、世界意義,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扛起新的文化使命,擔當作為、奮發(fā)有為,努力讓中華文明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的文明滋養(yǎng)和精神力量。...[詳細] 時間:2023-06-14 13:41 標簽:李婭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戰(zhàn)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闡述,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zhàn)略性、指導性。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詳細] 時間:2023-06-05 16:16 標簽:文化傳承座談會馬克思主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嶄新藍圖,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重要戰(zhàn)略部署,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為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展現首都擔當”這一主題,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陳紅玉從“文化自信與文化強國建設、黨和國家對首都文...[詳細] 時間:2023-01-17 13:41 標簽:陳紅玉文化建設文化自信自強新時代首都發(fā)展全國文化中心
進入新時代,北京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擺在新時代首都發(fā)展的突出位置,舉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堅持傳承發(fā)展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邁出堅定步伐。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yè)管理...[詳細] 時間:2023-01-09 15:42 標簽:劉江紅首都文化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創(chuàng)新
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tǒng)籌指導下,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已初見成效。本期報告,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王長松研究員以大量的地圖和圖片為依據,分析了北京大運河的地理基礎,梳理...[詳細] 時間:2022-11-25 14:30 標簽:王長松北京大運河文化遺產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化工程
“一條大運河,漂來北京城。”運河的發(fā)展推動著北京城市的發(fā)展。隨著對運河沿岸及周邊地區(qū)綜合治理的進一步開展,京杭大運河京冀段目前已實現全線通航。北京聯(lián)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陳喜波教授從運河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入手,梳理了中國古代運河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以北京城市發(fā)展為例闡釋...[詳細] 時間:2022-10-20 13:06 標簽:陳喜波北京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運河景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中心”城市戰(zhàn)略定位,著力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發(fā)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應有貢獻。本期報告,中央財經大學莫林虎教授圍繞...[詳細] 時間:2022-09-28 16:53 標簽:莫林虎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文化強國文化產業(yè)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把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北...[詳細] 時間:2022-08-08 11:03 標簽:向勇大國首都氣象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華文化走出去中華文化影響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本期報告,中央財經大學莫林虎教授...[詳細] 時間:2022-08-01 13:30 標簽:莫林虎全國文化中心北京高質量發(fā)展新時代首都發(fā)展
文化如水,浸潤無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無比堅定的文化自信,帶領中國人民闊步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詳細] 時間:2022-07-26 16:44 標簽:文化自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