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養(yǎng)育一個“好孩子”
(一)特別注意教養(yǎng)態(tài)度
現(xiàn)在的孩子可以通過網(wǎng)絡快速獲取新的信息,接受新的事物,甚至他們知道的事情比我們要多得多,這就要求我們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對孩子的教養(yǎng)態(tài)度。一般來說,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有四種。
1.權威的父母
這種父母對孩子通常表現(xiàn)為苛求的指責、嚴厲的對待和體罰。研究表明,在這種態(tài)度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神經質、畏懼、閉鎖等心理問題,也有可能出現(xiàn)暴力傾向。
2.放任的父母
這種父母對孩子通常是疏于管教或管教過寬,使得孩子在成長中容易形成任性、驕縱、依賴、自我的性格特點。這種情況多見于家境殷實,父母特別忙碌的家庭。
3.溺愛的父母
這種父母對孩子通常是放縱或溺愛,使得孩子在成長中容易形成驕橫、傲慢的性格特點,且因缺少應對外界的能力,而表現(xiàn)出外表逞強,內心軟弱。
4.民主的父母
這種父母對孩子通常表現(xiàn)出一種對衡的交往討論。對衡體現(xiàn)了親子關系的平等。這是最好的一種教養(yǎng)態(tài)度,使得孩子在成長中有愛心、知尊重,自信、自立、自主。
(二)掌握家庭教育的實施原則
1.注重高質量陪伴
家長要多和孩子親近,樂于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陪伴是一個行為,背后是父母對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視。
2.以孩子為本的鼓勵
家長依據(jù)孩子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制定合理目標,使他在其中有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原因,是不會、還是馬虎,如果是馬虎,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次爭取不再馬虎出錯。這種目標,孩子稍稍努力就能夠到,效果會比較好。
3.要有清晰、確定的家庭規(guī)范
這種規(guī)范是家長和孩子都要遵守的。
4.在家里給孩子一個崗位
家長可以讓孩子負責一件事,而不是簡單地干活。比如,對于四五歲的孩子,可以讓他負責在吃飯前擺碗筷,對于初中生,可以讓他負責設計家里讀書區(qū)。這樣,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意識。
5.相親相愛
家里要有輕松的時刻、溫馨的氛圍,大家常坐在一起表達愛與支持,共同建立一個和諧、歡樂的家。
(三) 學會“塑造”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學會“塑造”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對此,我提出六條建議。
1.科學養(yǎng)育
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家陳鶴琴提出,兒童的智力與行為都是跟著其健康走的??茖W養(yǎng)育就是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2.立有規(guī)矩
家長要避免無原則的溺愛,避免唯學習至上。
3.善用表揚
表揚要及時、具體、實事求是,要承認孩子的真實情況,而不是只承認你希望的狀況。
4.科學批評
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的過錯相混淆;要批評孩子的過錯而不是他本人;同時,批評要講清孩子的錯在哪、后果是什么,以及父母的態(tài)度是什么。
5.學會懲罰
不打罵不等于不懲罰,家長要學會使用剝奪某些權力和行為補過的方式進行懲罰。舉個例子。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大女兒蘇西打了妹妹,這在其家里是明令禁止的事情。作為懲罰,馬克·吐溫不讓她乘坐她心向往之的干草車前往農莊,這對于蘇西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以后也沒有再犯類似的錯誤。
6.積極溝通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多用正面語言,要知道鼓勵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要容易;要有固定的談話時間,多說“我”而不談“你”,要平等的像朋友一樣。
從以上三個方面,希望能給廣大家長一些啟發(fā)。我們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不僅為了我們的孩子,也為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