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社會功能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唐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社會功能

私社是中國古代民眾自愿組成的民間團體。這種民間團體在唐五代時期的敦煌曾廣為流行,就活動內(nèi)容而言,有的從事佛教活動,有的從事經(jīng)濟和生活的互助,更多的私社則同時從事以上兩種活動,本文僅以私社的互助活動為例,對其社會功能略作論述。

敦煌私社成員間的互助活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喪葬互助。這是最受時人關注的互助活動,在類似章程的“社條”中都有規(guī)定。如“敦煌郡等某乙社條一道”(斯5629)規(guī)定:“其社人及父母亡沒者,吊酒一甕,人各粟一斗。”“大中年間(公元847至860年)儒風坊西巷社等社條”(斯2041)則規(guī)定:“或孝家營葬”,“各助布一疋”,“助粟一斗,餅二拾”,“人各二拾幡”。以上所引“社條”中之“孝家”,就是指社人或其家屬亡故的人家。從敦煌私社有關喪葬互助的資料來看,各社規(guī)定應繳納的物品和數(shù)量并不一致,一般要繳納粟、麥、面、餅、油、酒、柴等,有的還需要繳納布、褐、麻、綾、絹、繡等織物。其中糧食和食物應該是在營葬過程中供喪家及吊唁者食用,白色織物應是用于制作喪服、裝殮、蓋棺、挽棺之用,彩色織物可能用于制作旌幡等。

二是關于立莊造舍及男女婚嫁的互助。敦煌本“某甲等謹立社條”(伯3730背)規(guī)定,社人“若有立莊造舍,男女婚姻,人事少多,亦乃莫絕”。敦煌私社的社條把喪葬互助稱為“追兇”或“榮兇”,男女婚嫁造舍等互助則稱為“逐吉”。“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條件”(斯527)規(guī)定:“社內(nèi)榮兇逐吉”,“人各油一合,白面一斤,粟一斗”。斯6537背“上祖社條”規(guī)定:“社內(nèi)有當家兇禍,追胸(兇)逐吉”,“人各例贈麥粟等”。從上引社條的規(guī)定來看,“逐吉”需要繳納的物品應該和“追兇”一樣,包括糧食、食品和織物等。

三是“賑濟急難”,即社人遇到荒年或禍事的互助。“大中年間(公元847至860年)儒風坊西巷社等社條”(斯2041)稱:“右上件村鄰等眾就翟英玉家,結義相和,賑濟急難,用防兇變”。并規(guī)定:“所置義聚,備擬兇禍,相共助成,益期賑濟急難”;“所有急難,各助柴一束”。顯然,以上引文中之“兇變”“兇禍”就是對“急難”的定義。“兇變”或“兇禍”當然可以指喪葬,但因前引此社社條對喪葬互助已經(jīng)另有條款規(guī)定,而且以上討論表明喪葬互助是由社人事發(fā)時按規(guī)定繳納助葬物品,而這里的互助物品是從“義聚”中支出。所以,此處的“兇”應該指的是“兇年”,即荒年;“禍”應指社人臨時遇到的死亡以外的禍事。斯6537背“十五人結社社條”中有“社眾值難逢災”,這里“難”和“災”對舉,也應該是分別指禍事和自然災害。而斯6537背“某甲等謹立社條”則稱“更有諸家橫遭厄難,亦須眾力助之”。這里的“橫遭厄難”,就是對上文“難”的具體解釋。

上文提到“賑濟急難”的物品出自私社之“義聚”。“義聚”是私社的公共積累或公共財產(chǎn),其中的物品有的是社人入社時繳納的,有的則是私社互助活動的節(jié)余。此外,敦煌的私社有嚴明的紀律,社人違反社條的規(guī)定、不聽從私社首領的指揮、不參加社邑的活動或未按規(guī)定攜帶物品,都要受到處罰。如伯2556背“社司罰違紀社人記錄”載:“沒到人張安牛,罰酒半甕”。另伯36361“社司罰物歷”記載馬定子等二十多人分別被處以罰粟二斗或一斗的處罰。這些處罰所得物品也被存放在私社的“義聚”中。有材料表明,“賑濟急難”還包括在春季青黃不接時借給私社成員糧食種子。如“公元950年前后社司付社人麥粟歷”(伯3273)記載私社在春季借給社人馬定德等各麥一碩四斗至兩碩八斗,粟六斗至一碩二斗。

可見,敦煌私社成員之間的互助幾乎涵蓋了可造成民眾生活發(fā)生困窮的所有重要方面?,F(xiàn)在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私社的互助力度到底有多大?即能不能真正解決私社成員遭遇的困難?以下以喪葬互助為例略作說明。

唐俗重厚葬,所費往往超出民戶的負擔能力,是導致小農(nóng)和小手工業(yè)者破產(chǎn)的一個重要原因。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十二月李德裕奏:“緣百姓厚葬,及于道路,盛設祭奠,兼置音樂等。閭里編氓,罕知報義,生無孝養(yǎng)可記,歿以厚葬相矜?;蚪Y社相資,或息利自辦,生業(yè)以之皆空。習以為常,不敢自廢。人戶貧破,抑此之由”(《唐會要》)。這里也把“結社相資”看作解決厚葬所需物品的途徑之一。從敦煌社邑文書中有關喪葬互助的材料來看,由于社人貧富不同,各社成員多寡不同,社人在遇到喪葬時獲得的助葬物品是有差異的。如“辛未年(公元971年)三月八日沈家納贈歷”(伯4975)收到社人助葬的各種綾九十八丈九尺、各種絹二十丈二尺、黃畫被子一丈四尺,共計一百二十丈五尺,連同主人拿出的絹、錦、綾等十余丈,約當唐前期六十余丁之調(diào)。因為此私社由縣令、兵馬使、押衙等敦煌地區(qū)上層和富戶組成,所以收到的助葬品較為豐厚。而“辛酉年(公元961年)十一月廿日張友子新婦身故聚贈歷”(斯4472背)全社五十人,所納贈的各種褐布一百零一丈,約當唐前期四十丁之調(diào)。這個是由普通民眾組成的社,收到的助葬物品也不算少。至于納贈的糧食和食物,數(shù)量也很大。如“丙子年(公元976年)四月十七日祝定德阿婆身故納贈歷”(斯1845)用粟六石,餅一千枚。“辛酉年(公元961年)十一月廿日張友子新婦身故聚贈歷”(斯4472背),則是交付喪家餅八百四十枚,粟三石四斗,油三十合,柴三十三束。“辛巳年(公元981年)十月廿八日榮指揮葬巷社納贈歷”(斯2472背)則是交付喪家油三十一合,餅五百六十枚,粟兩石,柴三十一束。這樣大的數(shù)量,不僅一般民戶無力承擔,就是中產(chǎn)之家、中下級官吏恐怕亦感吃力??梢姡?ldquo;結社相資”的確可以幫助社人渡過喪葬難關。其他互助活動對社人的救濟作用由此不難想見。

小農(nóng)和小手工業(yè)者是很脆弱的個體經(jīng)濟,風調(diào)雨順的正常年景,多數(shù)也只是在溫飽線掙扎,僅能維持簡單再生產(chǎn);遭遇天災人禍,很容易進入“貧破”者隊伍。唐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互助活動,實際上給這些小生產(chǎn)者提供了免于“貧破”的保障,使他們可以安然渡過如喪葬、荒年、造舍、男婚女嫁以及突發(fā)的厄難等一系列人生的難關。通過互助,貧弱者可以維持簡單再生產(chǎn),殷實者可以實現(xiàn)擴大再生產(chǎn)。由于以小農(nóng)和小手工業(yè)者為代表的小生產(chǎn)者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主體,也是支撐唐五代社會的基石,所以,社邑的互助活動不僅僅有益于參加社邑的個體,同時有益于社會再生產(chǎn)的實現(xiàn)。正常年景下,總會有一些小生產(chǎn)者因各種緣由破產(chǎn),也總會有另外一些小生產(chǎn)者可以實現(xiàn)擴大再生產(chǎn)。但如果某一時期破產(chǎn)者過多,就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再生產(chǎn),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甚至有可能造成社會動亂和動蕩。唐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互助活動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小生產(chǎn)者破產(chǎn)的數(shù)量,同時有助于增加擴大再生產(chǎn)群體的數(shù)量,其結果是既有利于整個社會維持簡單再生產(chǎn),也有利于擴大社會再生產(chǎn)。因而具有維持社會穩(wěn)定、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功能。

還應該指出,結社互助不是敦煌地區(qū)特有的現(xiàn)象。前引李德裕奏中也提到了“結社相資”。而韋挺在唐太宗時所上《論風俗失禮表》中也曾說:“又閭里細人,每有重喪,不即發(fā)問,先造邑社,待營辦具,乃始發(fā)哀。至假車乘,雇棺槨,以榮送葬。既葬,鄰伍會集,相與酣醉,名曰出孝”(《全唐文》)。唐代詩人王梵志則有更為形象的描繪:“遙看世間人,村坊安社邑。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王梵志詩》)。這說明在唐五代宋初的中原地區(qū),也廣泛流行結社互助現(xiàn)象。此外,在敦煌以西的西州(今吐魯番),也發(fā)現(xiàn)了結社互助的材料,甚至在黑水城文書中還發(fā)現(xiàn)了西夏文結社互助的材料,說明結社互助活動在邊遠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曾流行。但如果不是敦煌社邑文書的發(fā)現(xiàn),在傳世文獻和各地的零星資料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也難以進行深入的討論。所以,對敦煌社邑文書的深入研究不僅加深了對敦煌地區(qū)社邑情況的具體了解,也大大深化了對唐五代時期全國社邑發(fā)展情況的認識。

(作者:郝春文,系首都師范大學燕京人文講席教授)

責任編輯:王梓辰校對: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