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經濟復蘇基礎脆弱極可能再次陷入衰退或者滯漲
原本2022年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復蘇之勢,盡管復蘇基礎還極其脆弱。根據(jù)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初預測,2022年所有發(fā)達經濟體的產出都將全面復蘇。但由于世紀疫情、俄烏沖突等重大變量,世界經濟發(fā)生新的逆轉,進入下行通道或者呈滯漲之勢。
世界銀行2022年1月11日發(fā)布《全球經濟展望》數(shù)據(jù),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1年的5.7%下調至4.1%,2023年進一步下調至3.2%。聯(lián)合國2022年1月13日發(fā)布《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2022年和2023年將分別增長4%和3.5%。兩個機構組織都預測,世界經濟將在2021年基礎上有所下降。6月7日,世界銀行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較1月份4.1%的預測下降1.2個百分點,并警告存在滯脹風險。世界銀行認為,自全球經濟衰退過渡到初步復蘇之后,當前世界經濟預計將經歷80多年來最大幅度的減速。
俄烏沖突發(fā)生后,主要國際組織、著名智庫和經濟學家都調低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率先調低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該組織在2022年3月24日發(fā)布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3.6%下調至2.6%。4月12日,世界貿易組織將對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從4.1%下調至2.8%。4月18日,世界銀行將對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1%下調至3.2%。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較1月預測值下調0.8%。
總體看,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呈現(xiàn)K字型的分化趨勢。經濟增長仍然非常脆弱,充滿不確定性,如果戰(zhàn)爭進一步升級和美國等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加劇,不排除全球經濟會出現(xiàn)比2020年衰退程度更深的狀況,有可能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低增長或負增長的衰退周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2年俄羅斯GDP將下降8.5%,2023年將下降2.3%;烏克蘭GDP預計將收縮35%。6月7日世界銀行發(fā)布報告,對近70%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2022年增長預測下調,其中包括大多數(shù)大宗商品進口國以及五分之四的低收入國家,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從2021年的6.6%降至2022年的3.4%,遠低于2011-2019年間4.8%的年均增長率。發(fā)達國家的GDP增長也大幅下降,2021年發(fā)達國家GDP增速為5.1%,2022年這一數(shù)值將降至2.6%,而此前在1月份預測該數(shù)值為3.8%。2023年發(fā)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預計將進一步減慢至2.2%。2022年美國的GDP增速預期為2.5%,預測2023年為2.4%;日本GDP增速預期為1.7%,預測2023年為1.3%;歐元區(qū)GDP增速預期為2.5%,預測2023年為1.9%。
如果戰(zhàn)爭進一步升級,俄羅斯所受制裁和反制裁進一步升級,將對俄羅斯、烏克蘭、歐盟、英國和對俄烏能源、糧食等依賴程度高的國家經濟形成持續(xù)性打擊。2022年3月,俄羅斯經濟發(fā)展部預測,2022年俄羅斯通脹率預計將達17.5%,2023年將降至6.1%;2022年俄羅斯GDP將下降7.8%,2023年將下降0.7%。世界銀行預測,2022年俄羅斯的GDP增速預期可能下降至8.9%,2023年下降至2%。同時,對俄羅斯制裁升級也會增加歐元區(qū)內部伴隨通脹大幅上升而出現(xiàn)經濟衰退的可能性。2022年、2023年,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GDP增速預測值都大大低于年初預期。美國商務部當?shù)貢r間2022年4月28日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2022年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4%,這也是2020年疫情之后美國經濟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中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但也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疫情反彈和預期減弱的四重壓力。
俄烏沖突和戰(zhàn)爭制裁引發(fā)的連鎖效應將逐步發(fā)酵,會整體拖累世界經濟增長,全球不排除回到2020年負增長的水平,經濟增長跌落的幅度也許會更深。一些受疫情和戰(zhàn)情影響嚴重的國家,經濟則可能陷入大衰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