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需求側改革及其具體措施
擴大需求的兩條思路:一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二是需求側改革。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huán)節(ji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tài)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那么這里談的需求側改革指的是什么?我本人在2016年就提出過“需求側改革”這個概念。在進行改革的時候,不能只強調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改革也是需要的。要想保證經濟發(fā)展,要通過需求側改革來擴大需求,從而引領經濟發(fā)展。因為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要想實現經濟發(fā)展,必須擴大需求,所以最終要從需求側做文章。
那么,需求側改革的具體措施都有哪些?我在2016年提出了幾個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一,取消計劃生育,并轉而鼓勵生育。有了孩子就有了消費需求?,F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少子化”傾向,生育率逐漸降低。據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公報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xù)數年下降。另外,老齡化、勞動力大幅度減少都將是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問題。鼓勵生育能帶來生育率的提高,既有助于刺激現在的消費,又有助于應對未來的勞動力短缺和老齡化問題。
第二,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要想擴大消費,必須讓老百姓有錢消費,沒有錢再鼓勵也沒用,所以現在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居民的收入。這就需要在稅收體制方面要做出一些調整,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提高老百姓的消費意愿。同樣這么多錢,老百姓消費意愿強花得就多,消費意愿弱花得就少。那么,怎樣提高老百姓的消費意愿?這就要想清楚老百姓的“痛點”在哪里、為什么不愿意花錢。實際上,老百姓的消費意愿低,無非是因為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失業(yè)等問題,出現其中任何一件事情對老百姓來說都可能使他的生活水平受到較大的影響,所以不得不抑制消費、增加儲蓄。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導致了中國老百姓的消費意愿較低。
要想提高老百姓的消費意愿,一是從上述這些方面著手來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更愿意花錢。二是改善老百姓的收入分配格局。老百姓的消費愿望或者傾向是隨著收入而下降的,收入越高的人其消費占收入的比重就越低。如果能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就能提高整個社會總的消費意愿。三是通過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新產品。對任何一個舊產品的消費總有到達飽和的時候,此時如果還想要讓老百姓愿意花錢,就必須為他們提供更多新商品。四是降低成本。一些產品的價格很高,如果成本降低了,價格就降下來了,老百姓購買的愿望也就變強了。
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