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承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郭繼承,本期報告的題目是《跟著習主席學國學——中國文化的博大智慧》。
一、跟著習主席學國學——“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
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氣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這句講話涉及的中國文化非常多,比如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經典理念,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是對人類生存智慧的凝練。在歷史長河里,這些中華文化和思想將會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接下來,我重點講解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之后再適當?shù)刂v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親仁善鄰”出自《左傳·隱公·隱公六年》,其中記述了一件事,“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于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這句話是說五月十一日,鄭莊公入侵陳國,得到全勝。往年,鄭莊公請求與陳國講和,陳桓公不答應。這時陳國的五父勸陳桓公說:“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仁”是說我們的內心要注重美德;“善鄰”是要對自己的友邦鄰國友好;“國之寶”是國家寶貴財富的意思。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國家平安,百姓安居樂業(yè)、國泰民安,就一定要重視“親仁善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