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同志說過: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青年一代承擔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當代青年必須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和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著重提出了對于共青團員們、青年朋友們的殷切希望。百年五四,青春力量、青春中國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新時代的青年朋友們,我們應該成為怎么樣的馬克思主義者?
青年一代必須學習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積極探索
李大釗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而且是為實踐馬克思主義而獻身,其少年時期中國正處于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內(nèi)憂外患的年代。面對多災多難的國家,李大釗發(fā)出“感于國事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的宏愿。這一理想信念貫穿李大釗的一生,從北洋法政學堂、日本留學,再到毅然回國反抗袁世凱復辟帝制,以及到后來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李大釗積極向人民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將其與中國的實際相結(jié)合,爭取國家的獨立、自主、自強和進步。
李大釗主張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應該與本國國情實際結(jié)合起來,他指出“唯物史觀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不能用一個時代的學說去解釋一切歷史”,必須與本國國情相結(jié)合,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和改造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工具。
青年一代必須學習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
持有學而知之,知而信之,信而持之的態(tài)度。李大釗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在1918年,曾連續(xù)多次發(fā)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多篇關于十月革命的文章,這是五四時期早期共產(chǎn)主義知識分子,首次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宣傳,贊揚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系統(tǒng)論述了法俄革命的不同點,法蘭西革命是根植于國家主義,是政治的革命;俄國革命則是傾向于世界主義,能給全世界爭取民族獨立的國家?guī)硎锕?,充分說明了俄國十月革命的世界意義。同時李大釗還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深層次地指明中國社會的出路就在于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進行階級革命,充分肯定了人民群眾在社會轉(zhuǎn)型中的決定力量。
對于馬克思主義,李大釗不僅將其作為一門科學,更將其作為一種理念和信仰。李大釗預見“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堅信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李大釗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同非馬克思主義有過三次大的論戰(zhàn),最著名的就是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論戰(zhàn)。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初步展現(xiàn)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中,李大釗指出:大凡一個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面,而“把這個理想適用到實際的政治上去,那是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zhì)情形,有所不同”,“我們只要把這個那個主義,拿來作工具,用以為實際的運動,它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zhì)情形產(chǎn)生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李大釗認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其指導思想,不僅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更因為中國的時代史鏡、中國爭取民族獨立的時代任務的要求。
青年一代必須學習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實踐
李大釗不僅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更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啟蒙家。他把青年看成是“國家之魂”,認為“中華自身無所謂命運也,而以青年之運命”,“青年不死,即中華不亡”。作為青年人的良師益友,許多先進青年不僅在五四時期成為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而且很快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二十世紀中國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時期,中華民族正經(jīng)歷著逼狹的境界,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逐步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清政府徹底淪為西方國家的走狗,泱泱大國對于外國的壓迫,毫無反抗之力,面對國破家亡和當朝政府的不作為,中國的仁人志士,一直在嘗試著各種方法拯救國家、拯救民族。李大釗成為近代繼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之后的又一代仁人志士。從思想方面入手,堅信共產(chǎn)主義,高舉馬列主義,爭取到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在中國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始終代表著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作為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僅要認真學習老一輩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更要結(jié)合自身時代特色,承擔起新責任、新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jīng)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新氣象,對青年也提出新要求。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斗。
新時代青年要有新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jīng)驗和社會知識。練就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過硬本領;新時代青年要有新?lián)?,自覺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擔當,作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新時代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新時代的我們不僅要努力培養(yǎng)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而且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和內(nèi)涵,使自己成為具備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馬克思主義者。新一代青年要努力做到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凝心聚力、奮力前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1024/1063840.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