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開展,如何開展好、如何有實效,是最為關鍵的問題。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調研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強調,各地區(qū)各部門在開展主題教育中要注意抓“四個到位”。一是抓思想認識到位,二是抓檢視問題到位,三是抓整改落實到位,四是抓組織領導到位。這為開展主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方向,有助于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在筆者看來,注意抓“四個到位”,就是強調主題教育見真功、做細事、求實效,以務實作風堅守為民初心。
見真功,才能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努力實現(xiàn)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chuàng)業(yè)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確保這次主題教育取得預期效果。主題教育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于明確目標,把握方向,落實好任務。反過來講,唯有找對方向、瞄準靶心、精準用力,將具體目標落到最實處,才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預期效果。首先要在理論武裝上見真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推進改革發(fā)展大業(yè)的根本遵循,要真學真用,常學常新,必須學深悟透,舉一反三,融合貫通,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尤其要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真功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為學而學,而是為了真正提高理論水平、政治水平、知識水平,進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素養(yǎng),明辨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做到識大體、顧大局、謀大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
做細事,才能更好地踐行為民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前提是時刻牢記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永不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尤其要注重從小處著手,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我們常說,群眾利益無小事,這是群眾觀點,也是做好群眾工作的著眼點。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進一步強化群眾觀點,牢記“初心就在身邊”,做群眾工作要注意從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件件“小事”辦起,從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一個個現(xiàn)實問題抓起,真正解老百姓的所思所盼。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為各級領導干部作出了表率。此次在內蒙古視察,總書記入戶了解居民生活改善情況,特意到衛(wèi)生間,察看了馬桶是否有異味;當了解到農村垃圾也開始實行分類,總書記詢問垃圾分類后去了哪里?總書記詢問的這些事,都是群眾的一樁樁“小事”,卻能折射出執(zhí)政理念和干部作風。為人民謀幸福,就要為老百姓辦好一件件“小事”,其中就包括用初心洗禮自己的思想,用使命錘煉自己的工作,學會在工作細節(jié)小節(jié)中為人民謀幸福,把各項民生舉措落實落細,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就是于無聲處潤民心,這樣才稱得上牢記了使命。
求實效,才能體現(xiàn)主題教育初衷。這次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纹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偉大夢想共同奮斗。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在求實效上下功夫。求實效,要破除學歸學、說歸說、做歸做的思想,切實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走過場。要有針對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治理。要把“改”字貫穿始終,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夠當下改的,明確時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過不斷深化認識、增強自覺,明確階段目標,持續(xù)整改。求實效,還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指導,發(fā)揮宣傳輿論的引導作用,堅持兩手抓兩促進,切實防止“兩張皮”,確保主題教育的質量,努力取得最好成效。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事關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事關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提高,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意抓“四個到位”的新要求,積極推動主題教育見真功、做細事、求實效,以扎實有效的成果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誓言。(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0719/1051002.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