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四林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的高度重視,和對思政課教師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待。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學校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辦好。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回答了事關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我們黨對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辦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遵循。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就要著力在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上下功夫。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 強化思想價值引領
思想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特征。增強思想性是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思想性?如何增強思想性呢?
(一)何為思想性
何為思想性?這要回到思政課的“初心”。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落實學校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歸根到底也是要培養(yǎng)人的,這就要回答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
從兩個方面來看思政課的思想性是如何體現(xiàn)的。
首先,從黨和國家的層面來看,思政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立什么德,樹什么人?這是一個關涉到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學校教育不是培養(yǎng)抽象的人,也不是培養(yǎng)一般意義上的世界公民,立德樹人關乎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關乎國家前途命運。學校辦學要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的初心,堅定為國育才的立場。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站在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高度,要克服“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模糊的教學理念。
具體來講,一是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二是引導學生堅持“四為服務”,即:引導學生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培養(yǎng)旁觀者,更不是培養(yǎng)反對者,決不應該是培養(yǎng)“掘墓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三是引導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際遇,現(xiàn)代青年的歷史際遇就是與新時代同行,就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要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建設者、貢獻者。在這方面,我們著力在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yǎng)學生奮斗精神方面下足功夫,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其次,從學生的層面來看,思政課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當好學生的引路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被學生所接受,不僅要從教育這個愿望出發(fā),還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要將滿足國家需求和實現(xiàn)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將“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與學生的“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統(tǒng)一起來。因此,從學生受教育這個角度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要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和期待,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我們知道,學校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個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不同的比喻來說明這一階段對人生的重要作用。比如說,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將其比喻為“小麥灌漿期”。在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青年成長這個關鍵期的時候用了一個比喻是“拔節(jié)孕穗期”??梢?,這個階段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我記得有一位作家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人生成功與否,往往和一個人的選擇連在一起。有時選擇看起來好像是很隨意的,有時也可能并不那么強烈地體現(xiàn)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但是,人生重要關頭的選擇所體現(xiàn)的恰恰是一個人所具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與錯,直接關系到我們選擇道路的對與錯。因此,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期是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的。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塑造青年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著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將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產生長久影響。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我們要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使學生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生的看家本領,從而為一生的發(fā)展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二)如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
在這方面我們要處理好兩個關系。
一是要正確處理思想性和知識性的關系,強化思想價值引領。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去思想化,它不是單純的知識課,不能簡單地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化,而要強化思想價值引領。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能為了提高聽課率、抬頭率而盲目追求趣味性、娛樂性,脫離思想的趣味和娛樂容易滑向低俗化、庸俗化。價值目標的實現(xiàn),一定要以知識傳授為基礎,離開了價值引導的知識傳授,就會失去方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決不能僅僅變成單一的知識傳授。同樣,離開了知識傳授的價值引領,就會變成空洞的說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遵循的是先理解后信仰,而不是先信仰后理解。只有理解基礎上的信仰,才是科學的信仰。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真學真懂是基礎,真信真行才是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傳道與授業(yè)是一體的,掌握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有扎實的學識,視野要廣,要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激發(fā)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真知真懂到真信真行。
二是要正確處理建設性和批判性的關系,要強化釋疑解惑。思想政治理論課重在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引導大學生對魚龍混雜的思想觀念進行辨析、甄別、過濾、凈化,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因此,在傳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同時,我們不得不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
建設性和批判性的關系,本質上是立和破的關系。在學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要幫助學生進一步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從來就不是在一個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的,在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今天,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斗爭深刻復雜,國內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仍然受到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的干擾。比如,一段時間以來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觀點和思潮對青年就產生了影響。青年一代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而伴隨他們成長的還有許多困惑,包括思想的困惑。所以,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困惑,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礎,在比較中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困惑,樹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真理總是在比較當中來確立的,要立就必須破。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既要理直氣壯地講清楚正確的觀點,又要敢于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敢于亮劍,善于做出科學的分析和批判,引導學生對魚龍混雜的思想觀點進行分析、批判,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