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茲特克的文明
阿茲特克人是印第安人納瓦族中的一支,早期靠狩獵和采集為生。從公元9世紀起(相當于我國唐朝后期),阿茲特克人從美洲北部南遷,尋找適合自己部族定居的地方。當?shù)厥鬟@樣一則神話故事:阿茲特克人所敬仰的太陽神對他們說,當他們看到一頭鷹停在一株仙人掌上吞食一條蛇的地方,應當在那里建立他們的王國,那樣他們才能繁榮富強。當阿茲特克人13世紀下半葉(相當于我國的元朝)抵達墨西哥中部高原谷地時,果然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于是停留在那里生根、發(fā)展。他們以頑強的毅力和勇氣艱苦創(chuàng)業(yè),逐漸強盛起來,建立起墨西哥和中部美洲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它的疆土擴展到從太平洋到墨西哥灣的現(xiàn)今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qū)及部分中美洲地區(qū)。仙人掌上鷹叼蛇的圖像現(xiàn)已成為墨西哥的象征,在墨西哥的國旗、國徽和錢幣上都有。
五百多年前,當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登陸時,阿茲特克帝國的面積相當于現(xiàn)今意大利的國土。擁有近10萬人口的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城,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超過了同期的倫敦和巴黎。宏大的規(guī)模,漂亮整齊的城市建筑,錯落有致的花園,以及氣勢雄偉的金字塔,讓殖民者大吃一驚,感到“簡直進入了夢境”。
阿茲特克社會是一個等級分明的寶塔式結構,頂端是國王,他是太陽神在人間的代表,他既是大主教,又是軍事統(tǒng)帥。其下是僧侶(負責宗教、天文歷法和文化)、武將(負責打仗、掠奪土地和物產(chǎn))和貴族(他們的兩項主要職業(yè)是軍職和僧侶),再下面是手工業(yè)者和商人,最下面是農奴和奴隸。
阿茲特克文明在農業(yè)、醫(yī)學和建筑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商業(yè)興隆,集市貿易繁榮,以易貨交易為主,有時用可可豆當作貨幣。他們掌握了1200多種動植物和礦物的屬性,懂得用藥物治病和麻醉術。
阿茲特克人用象形文字記載國家大事,講典型的納瓦語(納瓦特爾語的簡稱)。納瓦語是墨西哥土著語言中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一種,許多詞匯現(xiàn)已被吸收到西班牙語之中,如可可、巧克力、辣椒、西紅柿、油梨等。
阿茲特克人信奉以太陽神為主的多神。每天日落西山之時,他們也深為太陽的命運擔憂:太陽能在夜晚戰(zhàn)勝敵人嗎?明天太陽還能升起嗎?像美洲中部的其他一些文明一樣,阿茲特克人相信人血是太陽的唯一癖好,于是在某些宗教儀式中人血就成為不可或缺的貢品,尤以戰(zhàn)敗的武士的血最為珍貴, 深信這樣才能保持太陽不滅。要用戰(zhàn)俘的血來祭太陽,就必須打仗,這既是出于宗教需要,也是一種經(jīng)濟需要。阿茲特克擁有一支人數(shù)眾多、組織良好的軍隊。他們在不斷發(fā)動的戰(zhàn)爭中掠奪戰(zhàn)俘,用作祭品。被他們征服的其他印第安部族須向阿茲特克帝國進貢黃金和寶石。因此,阿茲特克人也得罪了不少其他部族,老侵略他們,然后用人血來祭太陽神。
在阿茲特克文化當中有很多古跡,最出名的是一塊叫“太陽石”的石頭,在這塊石頭上,阿茲特克人用象形文字和他們心目中的宇宙圖像繪制了太陽歷和神歷。這塊石頭重達數(shù)噸,目前在墨西哥的博物館里,是他們的鎮(zhèn)館之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