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在xxxx市xx鎮(zhèn)的低保、五保、優(yōu)撫對象家中,經常會有一個操著一口不怎么地道xx話的小個子婦女在噓寒問暖。在陌生的大街小巷,只要一提起徐xx三個字,當地的干部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你說的是徐主任啊,好干部!”
徐xx是南京高淳人,二十多年前隨丈夫蔡茂華嫁入xx,并在此工作生活,2006年,當她首次擔任xx鎮(zhèn)民政辦主任,當地老百姓都很驚訝,一個“外地人”能干好基層民政工作?民政工作可是鄉(xiāng)鎮(zhèn)的“抹灶布”啊!
老百姓的議論激起了徐xx要強的性格,她埋下頭來認真學習掌握民政業(yè)務知識,沉下身子,深入到民政對象家中了解實際情況,十年如一日,她用實際行動贏得了老百姓的認可,讓當地的民政工作走上了規(guī)范化的軌道。
近日,xx省委宣傳部決定授予徐xxxx“最美基層干部”榮譽稱號,在頒獎詞中,xx省委宣傳部認為:“徐xx長期扎根基層,為民辦實事、解難題,關注、關愛民生事業(yè)。她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彰顯了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為民忠誠擔當的精神風貌。”
“大嗓門”的民政辦主任
“大嗓門”是外人對徐xx的第一印象。“原來我不是這樣的,剛擔任民政辦主任時我說話輕聲細氣,但跟老復員軍人、五保老人們交流溝通時,聲音小了他們根本聽不清,后來索性就扯開嗓門“吼”,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現在的‘大嗓門’。”
說起自己現在始終低不下來的大嗓門,徐xx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在家里,我和兒子一起出去,母子倆總歸要說說話的,但我兒子經常提醒我,‘哎呀,老媽,你聲音小點。’我注意了,但一會又越說越高,越說越高,我兒子就又提醒。”徐xx說,也正是這樣的“大嗓門”漸漸拉近了她與優(yōu)撫對象的心理距離,當地的群眾開始熟悉她、信任她。
其實,徐xx的“大嗓門”還得歸因于“爭吵”。剛接手民政工作時,一些民政服務對象看徐xx是個女領導,便設法刁難她,甚至出言威脅,試圖給她個下馬威。“當時經常有人到辦公室來鬧,跟我吵,問我要錢,沒錢就賴在辦公室不走。”徐xx說,有一次一個五保戶甚至提著刀到辦公室來恐嚇她,“他說生活困難,日子沒法過,問我要錢,我跟他耐心講道理,認真溝通,后來他被我說服,收回刀也改變了態(tài)度”。后來,這個提刀群眾和徐xx成了朋友,有時他到民政辦來,徐xx還會拿他當年威脅她的事開玩笑逗他。
不僅是這位提刀的群眾,早年許多和徐xx“吵”得厲害的人,后來都成為了徐xx的朋友。他們佩服徐xx的能力和膽識,也感動于她公正無私、一心為困難群眾和優(yōu)撫對象服務的奉獻精神,并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維護徐xx:有主動到徐xx辦公室?guī)退驋咝l(wèi)生的,有給她送家里種的山芋的,還有人得知她咳嗽,給她找來偏方……
老百姓心里的“好阿姨”
“作為基層干部,就必須‘沉’到群眾中,把問題找準,把政策落實好。”徐xx說。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徐xx,深知農民群眾的艱辛。走上鄉(xiāng)鎮(zhèn)民政辦的工作崗位后,與困難群眾面對面地接觸,更是把他們的疾苦放在了心頭。為此,徐xx把全鎮(zhèn)的569個享受重殘救助的殘疾人、233戶農村低保、近140戶農村五保對象分門別類地建起了個人檔案。一有時間,徐xx就會到村里挨家挨戶地轉悠,問寒問暖。
xx鎮(zhèn)太子廟村農婦楊雙華,患有精神疾病多年,與年邁的父母相依為命,病情發(fā)作后,經常會走出家門,流浪在外。徐xx每次去村里辦事,都會去她家看看,了解楊雙華的生活及家庭情況,徐xx也被楊雙華稱為“好阿姨”。
一次,楊雙華精神病發(fā)作,離家出走了很久沒有回來。在親友四處尋找、打聽無果后,楊雙華的父母急得團團轉,特別是楊雙華的父親患有重病在身。徐xx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登門一面看望和安慰老人,一面聯系救助站,通過救助站平臺多方查找,終于從外市將她找回,并自己掏錢送她去市里,幫她申請殘疾鑒定并辦理了重殘證,使她享受到每個月480元的重殘生活補助。這一舉措溫暖了一家三口的心,楊雙華的父親在彌留之際還拉著徐xx的手表達感激之意。
正是在“好阿姨”的關心下,楊雙華通過定期服藥,病情得到了控制,精神狀態(tài)也很好。如今,她已出嫁到延陵鎮(zhèn),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在xx,像楊雙華這樣的困難人群還有不少,但在徐xx的關心和幫助下,他們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十年來,徐xx全力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全鎮(zhèn)209多名貧困大學生得到助學,646多戶患重大疾病困難家庭得到大病救助。她積極探索臨時救助機制,僅2015年一年,就解決了50戶左右遇到突發(fā)困難家庭的燃眉之急。
堅守原則的好公仆
翻開徐xx的工作日記,每天的日程安排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基層民政工作的繁忙與復雜。面對鎮(zhèn)民政辦人少事多的尷尬局面,徐xx憑著一股干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實干成就了一番事業(yè)。
對新申請救助的對象,她堅持原則、陽光操作。其中對待政府干部近親屬堅持實行備案,并現場暗訪調查核實,嚴防“人情保”“關系保”“錯保”和“騙保”現象。徐xx說,做民政唯有問心無愧,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然半夜連覺都睡不著。
曾經有位熟人向徐xx推薦一位低保戶,并上交了一份申請文件和800元不到的低收入工資單。由于申請人工作地在常州,為了摸清其真實經濟收入情況,徐xx派工作人員專程跑到金壇,四處打聽申請人所在的那家公司,要求財務提供申請人一年的工資單,由于對方不肯配合,最后費盡口舌才查證,申請人的月平均工資在2600元左右。
回到xx鎮(zhèn)后,徐xx立刻把申請人的資料全部退給了當初來找她的熟人朋友。“國家的錢也是咱老百姓一分一分攢出來的,貧困補助要用在刀刃上,”徐xx說,民政工作是良心工作,應該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我得罪人,最多被別人背后罵倆句,但“錯保”一個,將意味著另一戶困難家庭可能享受不到應有的福利待遇,甚至會面臨幾個月吃不上一塊肉、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等一系列問題。
在徐xx的帶領下,xx鎮(zhèn)的民政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尤其是在城鄉(xiāng)低保工作開展過程中,徐xx全面落實低保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動態(tài)化管理。
虧欠家人太多的妻子和母親
每年的除夕夜,徐xx永遠是鎮(zhèn)政府放假最晚的一個。事實上,自2006年擔任xx民政辦主任以來,徐xx就沒有節(jié)假日,更沒有雙休日。即使休假在家,手機也是24小時待機狀態(tài),只要電量不足她會立馬換上備用電池,生怕困難群眾有急事找她電話打不通。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業(yè)。她是困難群眾的貼心人,然而對自己的家庭來說,她卻是個對丈夫、兒子都心懷歉疚的妻子和母親。
由于工作繁忙,徐xx常常顧不及自己的小家,“我兒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在家里泡方便面了,上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住校了。”徐xx說,如今兒子已經大學畢業(yè),在鎮(zhèn)江工作。但每次兒子從鎮(zhèn)江回來,她卻連回家好好做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只能讓兒子從機關食堂打點飯菜回家。
有一年元旦小長假期間,兒子從學校放假回家,徐xx卻忙著xx鎮(zhèn)中仙村的相關拆遷事宜,天天早出晚歸,連和兒子說話的時間都有限。三天時間,兒子在家吃了三天方便面。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一想起這件事,徐xx心中滿是對兒子的愧疚。而這樣的事情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有很多。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兒子對她這個“不稱職”的母親從來沒有埋怨,反倒非常理解和支持。
丈夫蔡茂華和徐xx是同學,也是同事,因為徐xx太忙,平日家里的活兒幾乎都是他一人承擔。談到對于妻子的理解,蔡茂華坦言,曾經有一段時間,徐xx清退了很多低保戶,自己覺得她得罪了太多人了,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要做她的思想工作,但是她就是不聽。兩口子為此沒少吵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再回頭看徐xx的努力,丈夫覺得能理解了。“你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了,別人反而不會找上門了。”蔡茂華說,民政工作做到這個程度不容易,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