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最早的《共產黨宣言》的譯本,就是這個小伙子翻譯的,這個小伙子就是陳望道。所以由此留下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是說成才離不開讀書學習。
那么第二點就是,成才離不開鍛煉。
實踐長才干,歷練出人才。廣大的基層永遠是培養(yǎng)人才的沃土。從古到今,凡是成就事業(yè)者,幾乎都有在基層工作過的經(jīng)驗。
剛才的同學講的,你知道老百姓想什么了,你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了,老百姓所思所想你知道了,你做決策你就會科學正確,你考慮問題就會全面周到。所以你看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他本人幾十年的成長經(jīng)歷,也就證明了這一點。你有了基層工作經(jīng)驗,你在做決策、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更能夠接地氣,通民生,懂國情。
第三,要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huán)境和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說,“環(huán)境好,則人才聚、事業(yè)興;環(huán)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yè)衰”,說的是人才的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
(20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到了河北正定工作,當時,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叫賈大山,他是縣里的文化館的副館長,他寫過很多小說,這些小說有的獲了獎,所以習近平同志對這個人非常注意。到了正定以后,第一個去拜訪的就是賈大山。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時候,在當時他那個環(huán)境下,他就已經(jīng)開始為像賈大山這樣的人才,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王杰教授。剛剛王杰教授提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職的時候,他和賈大山的這樣一段往事,是一段識才、用才的往事。賈大山是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短篇小說界很優(yōu)秀的作家。
賈大山后來擔任了正定縣的文化局局長,從一位作家變成了一位基層的文化干部。在這個崗位上,他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這么說,他在這個基層文化干部崗位上所產生的文化影響,要遠遠超出他作為一位作家的文化影響。而這當然離不開當時擔任正定縣領導的習近平同志的識才、用才。
非常遺憾,賈大山同志1997年就因病去世了,今天在節(jié)目現(xiàn)場,我們特別請到了他的兒子賈永輝,掌聲歡迎。
你好,請。
賈永輝同志,現(xiàn)在是河北省正定縣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平時大家都稱呼他賈老師,我也稱呼您賈老師好嗎?賈老師好!對于今天在座的年輕朋友,您父親賈大山的名字,確實大家不太熟悉,所以我也想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賈大山是怎樣的一個人?
嘉賓賈永輝:
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謙虛、低調的人。他走在街上的時候,總是靠著墻根、低著頭。別人說他是個作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也許比別人、比身邊的人多讀兩本書,比平常的人多識幾個字,他是很謙虛的一個人。
主持人康輝:
剛剛王杰老師也說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到正定工作,他第一個登門拜訪的就是賈大山,因為他確實覺得人才難得,是他決定把賈大山從縣文化館副館長這個崗位提到縣文化局局長這個崗位。
嘉賓賈永輝:
后來習書記再三勸說他,他還是上任了,上任之后,重新蓋的常山影劇院、修復大悲閣、還有凌霄塔、還有開元寺鐘樓,好多很有影響的文物,修了很多。
主持人康輝:
其實從這件事上,后來大家應該更多地了解了,為什么習近平同志當時會那樣有魄力,把賈大山放在那個位置上,因為他真的是看到了人才難得,所以這也真的是用人者的這種眼界、魄力和氣度。
所以我們從當年習近平同志和賈大山,這樣一個用人者和人才之間關系的故事上,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習近平總書記他的人才觀。
謝謝賈老師今天跟大家來講了當年的這段故事,謝謝您,謝謝。習近平總書記在識人、用人這方面,還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和論述,我們接下來繼續(xù)請王杰老師為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杰:
那么人才使用得好不好、科學不科學、合理不合理,關乎人才使用的成敗。那么在今天,我們應該如何使用人才?實現(xiàn)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形成天下人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嶄新局面呢?下面我們再請看一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
第三段落
微視頻三: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創(chuàng)新最關鍵的因素,創(chuàng)新的事業(yè)呼喚創(chuàng)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tǒng)。
主持人康輝: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6月9號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一段講話,在這段講話里,他引用了一句古語“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那何為“非常之功”,何為“非常之人”呢?我們請康震老師給大家做講解。
經(jīng)典釋義人康震: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這兩句話出自漢代史學家班固的《漢書·武帝紀》。那么這兩句話它的背景是什么呢?是在漢武帝的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武帝下詔書讓各州郡推薦人才。讓他們推薦什么樣的人才呢?就是“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成就偉大的不尋常的功業(yè),必須要有、要等待、要依靠那非同尋常的偉大的人才。
這兩句話實際上是有來歷的。在元封五年之前的20多年前,司馬相如大家都知道,西漢的著名大文學家、漢賦的作家,他給漢武帝上了一個奏章,探討西南邊境地區(qū)的防務問題。在這份奏章里邊,他說了五個“非常”,哪五個“非常”呢?“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什么意思?。恳删痛笫拢胁煌瑢こ5娜?。這五個“非常”引起了漢武帝的高度重視。20多年后,把這一串的“非常”,概括成剛才的兩句話“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主持人康輝:
謝謝康震老師的講解。“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建立的是不世之非常之功,當然就需要更多的非常之人。那關于如何把人才用好,我們繼續(xù)請王杰教授為大家講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