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的一問一答顯然擴展了,把我們的視野從池塘、從水邊的沙丘帶到了山澗,更重要的是,這句告訴我們公侯之事發(fā)生的空間是宗廟,祭祀用的宗廟。下面我們就要引出“夙夜在公”中“公”的含義是什么?
再看第三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被”是發(fā)髻,是指當時婦女的首飾,這種首飾相當于現(xiàn)代的假發(fā)。“被之僮僮”就是描寫人頭攢動,有很多貴族婦女在忙碌。
“夙”是早的意思,而“夜”就是晚的意思。“夙夜在公”顯然指的是從早到晚為這個“公”而忙碌。“公”在《詩經》里指的是公所,所謂的公所也就是宗廟,這顯然都是宗廟祭祀之事。“被之祁祁”的意思跟“被之僮僮”差不多,也是來描寫婦女的頭飾很漂亮、人很多的樣子,只是“祁祁”和“僮僮”相比,在語言上、在讀音上,更舒緩一些,從前面的忙碌到后面的放松,因為“祁祁”這個狀態(tài)之后,就是“薄言還歸”,“薄”就是一個助詞,就是說馬上就回家了。
所以這句的意思是很多參與祭祀的貴族女性,她們日夜在為祭祀的事務操勞,在宗廟之中,從早到晚,操勞完了以后,她們又回到家中。這樣的描寫,寫了她們歸來進退有度,這是當時她們的身份所帶來的一種風度。
這三句詩,基本上給我們展開了一個景象,這個景象一開始是在廣大的天地中,在池塘邊,在水中的沙洲中,一群貴族女性在采白蒿用來祭祀,然后視野可以擴展到山澗水邊的白蒿,然后又點出她們的忙碌和祭祀是為了在宗廟之中來完成國家的公共事務。她們的發(fā)髻都在閃動,做得也非常好,從忙碌到慢慢舒緩下來,最后他們做完這個事情,就回到家中,非常有序。這是這些婦女參與公共事務的場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