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昆明永昌派出所張貼出的一張通告在朋友圈熱傳。近期,該派出所轄區(qū)內出現了小額信貸、金融資訊、網上理財等公司,這些公司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詐騙、打架等情況,也使得多名群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永昌派出所以通告方式提醒廣大群眾,并強調對待非法討債始終秉持“零容忍”執(zhí)法理念,堅決予以打擊。
這本是一件關心群眾,為民服務的好事,為何會引來熱議,甚至非議?原來,通告正文外題頭位置加上了“凡是銷毀此通告者,一律治安拘留”字樣,格外引人注目。相信,派出所的本意是維護法制尊嚴,積極打擊犯罪,然而其所采用的方式卻有值得商榷之處。
什么樣的行為將會被“治安拘留”?《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因此,“一律”治安拘留銷毀通告者,于法無據,這也是導致非議的原因所在。
此事在網絡上迅速發(fā)酵之后,公安局方面反應及時。7日,昆明西山分局發(fā)布聲明,表示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正視并及時糾正,歡迎社會各界監(jiān)督。
應該說,西山分局的聲明敢于正視問題,不回避、不推諉的態(tài)度值得公眾點贊。同時,永昌派出所在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措辭上的過激、不妥之處,歸根結底,也是處于對于廣大群眾的關心和愛護。正因如此,不少網友在這張“史上最強通告”下紛紛留言,支持永昌派出所的民警,并對他們的行為表示寬容和理解。
只是,撇開“為民除害”的一腔熱血不談,我們更應反思的是,普法宣傳,是否只有動用“史上最強通告”一途?與其游走在違規(guī)的邊緣,公安民警不妨開動腦筋、集思廣益,運用更多既能符合時代需求,又能取得良好宣傳效果的方式方法。比如說,能否在微信上開通永昌派出所的公眾號,提醒轄區(qū)內的群眾關注,并轉發(fā)消息?又比如說,能否在轄區(qū)內與電信等部門積極合作,通過官方渠道向群眾群發(fā)短信,宣傳注意事項?總而言之,初心雖好,一旦在具體舉措上出現問題,實在是得不償失,令人惋惜。
“史上最強通告”給我們留下的深刻思考還在于,結果正義與程序正義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打擊網絡、金融詐騙,為群眾所喜聞樂見。但要達到這一正義的目的,必須通過符合法治精神、法定程序的手段,不然在執(zhí)法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事與愿違的不良后果。永昌派出所若能通過此事,在保持為群眾謀福利的初心的基礎上,在工作方法上多做探索、多加嘗試,則善莫大焉。如此一來,便可化爭議為動力,為群眾辦更好的好事、實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