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時值中秋,佳節(jié)將近,各地張燈結彩,人人走街串巷,歡聲笑語,甚至有些地方為了慶祝絞盡腦汁,花樣百出地將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包裝的如月餅一般越來越厚,越來越花俏,在這層層的遮蓋下,筆者產生了一個疑問,究竟還有多少人記得中秋節(jié)最初的意義呢?
憶昨日之中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古代人們因為求學、仕途、戍邊等背井離鄉(xiāng),交通不便,到中秋節(jié)這天時,人們只能通過詩句來寄托自己思鄉(xiāng)思親的情懷??唇袢罩星?,交通變得方便快捷了,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們間的情懷卻變得疏遠了,節(jié)日與功利纏繞在了一起,無休止的欲望使得人們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淡漠了親情的維系,不顧一切去追求那所謂的“幸福人生”,一刻也不曾停下,最終讓這佳節(jié)變了味。嘆今日之中秋,她本應是一個象征著團圓,最富有人情味、最充滿意境的節(jié)日??!
愿今日之中秋,無論您有多少的事情需要處理,請您稍微停下追逐的步伐,抽個時間,和父母孩子一起吃個飯,賞一下月,聽父母聊一下過去的往事,跟孩子談一下人生的夢想;路途遙遠的,也不要忘記打個電話回去向父母報個平安,因為對父母而言,子女的安好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人與人之間的情義也不需要用禮尚往來進行衡量,簡簡單單,一句祝福足矣。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每一個節(jié)日都寄托著古代先賢的精神財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古人通過明月寄托的情感我們需要傳承下去,讓這古老的節(jié)日重現(xiàn)她應有的面貌吧。祝今日之中秋:嬋娟依舊,初心仍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