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1200余人假期在崗,為觀眾獻上場場精彩演出
“能讓觀眾享受到藝術假期,值得!”
本報記者 聶寬冕
10月3日下午兩點鐘,雖然距離晚上演出還有5個多小時,但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里已傳出時而激昂時而舒緩的樂聲。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近80位樂手,正在指揮大師艾森巴赫的指揮下,全神貫注地排練著(如圖)。
和演出時的楚楚衣冠相比,排練時的樂手們穿著隨意,T恤、襯衣、牛仔褲,但他們臉上的表情卻都無比認真,仿佛臺下正坐著聆聽他們演奏的觀眾。國慶假期已經(jīng)是第3天了,樂手們每天下午1點鐘來到大劇院,一直排練到傍晚。
“阿凡提!你還我的金幣來!”同一時間,國家大劇院小劇場的舞臺上,被坑慘了的巴依老爺夫婦邊跑邊追阿凡提,看得臺下小朋友們哈哈大笑——這是大劇院原創(chuàng)兒童歌劇《阿凡提》的現(xiàn)場。國慶期間,大劇院原本為這部歌劇安排了6場演出,但因為實在太火,不得不又加演了3場。3組演員近百人連軸轉(zhuǎn),真正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即便這樣,每場演出也都是爆滿,上座率幾乎百分之百。
熱鬧的國家大劇院,并沒有隨著假期的到來而冷寂下來,反而比往常熱度更高。國家大劇院辦公室主任王誠介紹,國慶中秋8天長假,國家大劇院4個劇場共安排了31場演出,幾乎每天每個劇場都有演出。由于原創(chuàng)制作劇目占到演出總量的7成,大劇院藝術生產(chǎn)力量“兩團兩隊”(管弦樂團、合唱團、歌劇演員隊、戲劇演員隊)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管弦樂團演出16場,合唱團演出15場,歌劇演員隊演出15場,戲劇演員隊演出6場。算下來,有200多名藝術家與假期無緣。而為了保障演出順利進行,負責安全、工程、后勤綜合保障的千名相關人員也全部停休。“我們這有負責安保和服務的小兩口,一個上6天班,一個上8天班,這節(jié)基本上就在大劇院里過了。”王誠說。
“兩團兩隊”負責人陳戈也分享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負責樂務的哈爾濱小伙小莽,原本國慶打算堅守崗位,但27日接到母親的病危通知后,領導和同事才知道他的母親已經(jīng)患癌多時。遺憾的是,還沒等小莽踏上回家的飛機,母親就已經(jīng)離世。“但是他一天也沒說想要多休息。”陳戈拿出小莽發(fā)給自己的微信,上面寫著:“3日的音樂會實在參加不了了,但是7日就可以正常上班。”
市場的回饋沒有辜負辛勞的付出:歌劇《蘭花花》銷售率近八成,話劇《樣式雷》、兒童歌劇《阿凡提》和大劇院樂團音樂會在節(jié)前就已經(jīng)達到銷售率100%。此外,一些重點項目比如《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梁祝”音樂會》《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音樂會》門票也早就售罄。
國家大劇院“文化大餐不斷檔”的背后,是藝術家們和眾多普通保障人員的付出,王誠用一句“我們大劇院一直是這樣”來回應所有的稱許。而這,其實也是大家的心聲,“能讓觀眾享受到愉悅的藝術假期,值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