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好的秩序感不僅之于孩子,之于成人世界也有著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內心對于某一確定目標按照要求和標準達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確定的要求去執(zhí)行和完成,內心的秩序感就很強,反之則弱。
這兩個月,我恰好有切實感受:
7-8月,因為孩子的暑假,我也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其實主要是因為自己懶)。我先是帶著孩子去旅行,之后帶他參加興趣班、在家識數寫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種少兒場館。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實,可我的內心卻日益慌亂。
自己的事情被耽擱和中斷,幾次想要提筆寫字,卻無法靜氣凝神,于是越想寫越寫不出、越在意越寫不滿意……索性在更長時間里被擱置和中斷,甚至一度產生就此擱筆、不想再寫的念頭。
期間和閨蜜提及,她建議我:既然寫不出,不如安心看書,也算為自己積累長期的素材,何必急于一時。
我覺得有理,于是開始每天早于孩子一小時起床:攤開書本、拿出紙筆,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標記和摘錄;讀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來思考;發(fā)現合適的例子,備注在一旁,記錄下對自己的啟發(fā)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煩意亂,而漸漸心安。
這或許因為:當每天在規(guī)律的時間里,做有序的閱讀、記錄和思考,能避免繼續(xù)深陷負面情緒困擾和外部環(huán)境壓力,而聚焦于具體的事情、專注于內心的感受,以抽絲撥繭、循序漸進的跳出困境、解決問題。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過類似感受:
有人借以獨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內心的平靜;
有人依賴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疊一放里找回生活的節(jié)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飯,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間獲得情緒的撫慰。
越在忙亂、慌張、情緒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時候,越需要保持內心的秩序感,以撫平焦慮、清除雜念、沉淀能量,贏回對生活的復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