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第一期墻報終于和同學們見面了。
在這個星期日晚上,姜正懷著一顆激動的心,向同學們作了總結。
同學們看到了自己的墻報,看到了自己的被謄寫清晰的稿子,發(fā)現(xiàn)了有的句子被改過,被潤了色;看到了自己的稿子上的插圖。所有這一切,打動了同學們的心,他們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贊!
正如姜正在總結中所說的那樣:這不起眼的、不到兩平方米的墻報,凝結了同學們的不少汗水。尤其是宣傳組的同學,利用星期天,花費了11個小時的時間才把它完成。姜正和孫娜麗盡到了職責,他們各自發(fā)揮所長,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表揚欄目中,宣傳組的其他成員都被登報表揚了,唯獨沒有他倆。而他們所付出的辛苦,同學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特別是姜正,他收到28篇稿件,而且三篇是積極要求進步的同學寫的。他首先一一認真地看了一遍,做了一定的修改,再交給謄寫的同學。有一天晚上熄燈后,他起來打開燈,又去閱稿,時間不長,管舍務的老大爺查宿舍,見姜正宿舍亮著燈,以敲門聲示意姜正熄燈。無奈,姜正只好熄燈上床睡覺,但他總覺得一件事未干完,心里不踏實。第二天凌晨4點多鐘,他又爬起來閱稿。這件事,被同宿舍的同學添枝加葉,在別的同學中傳說為“姜正半夜起床改稿”。不知誰說走了嘴,讓班主任聽到了,于是班主任就在班上表揚了姜正。姜正有些不好意思,他不想聽老師反反復復“車轱轆話”式的表揚。他想,這有什么呢?把工作交給另外一個同學,他不也得認真去做嗎?
這時的姜正,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他是有一定才能的,這點,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這樣認為的。當好一個干部,組織能力必須強。在校報欄的玻璃窗內,展示著他的獲獎小說,加上墻報的成功,同學們對他很佩服。姜正心里雖產(chǎn)生過幾分自豪,但不久就消盡了,像天邊的彩虹一樣。因為他親身體驗到,若沒有宣傳組那些同學,沒有同學寫稿,墻報是難以誕生的,而他只不過是個組織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