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在他的思想進一步發(fā)展的時候,他把Democracy翻譯成平民主義。這是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反思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目的在于給民以權利,這樣民獲得了權利,他才可能產生他的思想,只有經過了思想的啟蒙,他才會有他的自信。這是李大釗的反思,他對文化的反思是很具體的,不是抽象的。
關于李大釗反思的具體化,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他對孔子思想的反思。因為今天我們一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都會談到儒家思想,并且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弘揚儒家思想,但是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當中,中國的知識分子是怎樣看待儒家思想和孔子思想的?我們今天在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當中,不能截斷這段歷史過程,我們談文化的自信也不能回避這個思想過程。
李大釗對孔子思想的具體反思,是結合關于是否將孔子的思想寫入憲法這樣一個具體問題的。從戊戌開始,康有為首先提出要把孔子的思想作為一種宗教來看待,叫孔教。后來中華民國建立以后,在憲法當中是否體現(xiàn)孔子思想,成為多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直到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失敗之后,仍然在進行這方面的討論。這是一個歷史的背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