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有特權,就可以插隊,排號是針對老百姓的。近日,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交警大隊違章處理中心窗口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與前來辦理業(yè)務的男子爭執(zhí)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讓視頻中的“女主角”一時間成了“網紅”。事發(fā)后,阜寧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召開總支委會,對當事人焦愛芹予以辭退。(7月18日新華報業(yè)網)
大家都在窗口排隊辦理業(yè)務,就像運動員比賽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樣,作為裁判員的交警大隊工作人員就應該維護比賽規(guī)則的公平,按排隊先后順序辦理業(yè)務。然而該工作人員堂而皇之讓人插隊辦業(yè)務,面對質疑,還“理直氣壯地”說“領導有特權,就可以插隊,排號是針對老百姓的。”讓人插隊本來是理虧的事,還要大聲說出來,激起眾怒,其被網絡口水淹沒,被相關部門辭退,自是咎由自取。但是心安理得接受插隊特權服務的領導又豈能全身而退?
不過,把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該工作人員說話太離譜,態(tài)度太囂張,被人拍下視頻放到網上發(fā)酵,“領導有特權”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潛規(guī)則呢?
在這里,我想起兩則舊聞。說的是,為了迎接領導視察,成都雙流交警對過往司機口出狂言——“我只為領導服務,你們算個啥”。武漢新洲區(qū)陽邏街道辦事處的一次性紙杯上印著“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三行字,引起群眾的質疑。負責人稱:“區(qū)里、市里、甚至省里領導來視察工作,我們當然要首先為他們服務。”阜寧交警工作人員說“領導有特權”,與兩則舊聞反映出的“重官輕民”、唯領導馬首是瞻的權力倫理是一致的。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創(chuàng)建服務型政府,提倡以民為本。中央專門出臺了轉變作風的八項規(guī)定。而某些職能部門某些人依然“重官輕民”,唯權力馬首是瞻,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讓民眾樹立對政府的信仰,對公務人員的信任?正像"為領導服務"的紙杯在那家街道辦事處使用將近一年,沒有一位領導提出異議一樣。“領導有特權”,實質上是傳統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人的思維習慣里,為人民服務的的宗旨早已不復存在。“為領導服務”成了官場潛規(guī)則。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領導服務,一切工作圍繞領導想法與政績需要轉,根本不考慮民眾的感受與評價。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報告上、口頭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沒有生根發(fā)芽。
行政管理理論認為,為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是政府的根本屬性。但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知易行難。印有“為領導服務”的紙杯,喝完水后進了垃圾桶;“領導有特權”的小插曲,網友圍觀一陣以后,也會逐漸淡出。“為領導服務”之類的事情還會繼續(xù)發(fā)生。交警大隊工作人員叫囂“領導有特權”,忽視普通群眾的感受,或許只是權力的“本能反應”。但是這已經在民眾心里劃下了一道鴻溝。如何填平官民之間的這道鴻溝,除了看官樣文章、聽官員辯解以外,關鍵要靠公仆們用行動證明,改變“重官輕民”的權力倫理。
隨著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民眾對政府會產生更多的權利期待。他們期待政府尊重民眾權利與感受。但是期待歸期待,現實歸現實,如果某些人堅持“權為領導所賜”、“為領導服務”的權力倫理,罔顧老百姓感受,怎么辦?
在這方面,公共行政管理專家丁煌的建議值得聽取:“改變單純向上負責的行政工作模式,績效評估主體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政府績效由服務對象、社會機構等多方參與評價;且評價的結果要公開化。”如果民眾對政府與官員擁有監(jiān)督權、評價權。且評價意見作為他們升遷、問責的依據。“領導有特權”的畸形權力倫理會慢慢改變。如果不重構權力倫理,不改革績效評價機制,即便民眾不斷吐槽、媒體不斷曝光,依然改變不了唯領導馬首是瞻的官場生態(tài)。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