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讀書無數(shù),其中對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更是愛不釋手。毛澤東從少年時代到人生結(jié)束,至少讀了70年《三國演義》。他熟讀《三國演義》,經(jīng)常運用并賦予《三國演義》以時代含義,傳播他深刻的思想。
從小就是“三國故事大王”
少年時代,出生于韶山農(nóng)村的毛澤東就愛看書。當(dāng)時在他老家湖南湘潭縣韶山?jīng)_,《三國演義》還不多見,毛澤東第一次讀到這部書,就愛不釋手。毛澤東不但愛看《三國演義》,還喜歡把看到的內(nèi)容講給同伴聽。少年毛澤東是同伴們中最有才學(xué)的人,每當(dāng)他講起《三國演義》時,就連村里的大人也情不自禁地前來傾聽。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對兒子愛看書是又喜又憂。喜的是毛澤東聰明伶俐,對讀書很有天賦;憂的是毛澤東愛看閑書,怕他受到書籍的影響長大后惹事。為此,毛順生特地把毛澤東送到韶山井灣里,拜堂兄毛宇居為師,在毛宇居開設(shè)的私塾里讀書。
當(dāng)時的私塾讀的是“四書五經(jīng)”,毛澤東卻不感興趣。在毛澤東看來,“四書五經(jīng)”枯燥無味,而《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是一雙無形的手,緊緊地揪住了他的心,讓他欲罷不能。有一次,毛宇居在臺上講《增廣賢文》,毛澤東就把《增廣賢文》蓋在《三國演義》上面,偷偷地讀。因為看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毛宇居走到面前他還不知道。
雖然毛宇居對毛澤東不好好讀正書很失望,但學(xué)堂里的同學(xué)卻很喜歡毛澤東,經(jīng)常偷偷地央求毛澤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為了聽毛澤東講故事,同學(xué)們都想盡辦法去借來各種古典文學(xué)送給毛澤東看,然后通過毛澤東講故事的方式傳授給他們。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對四大名著均愛不釋手,但《三國演義》是他的最愛。
毛澤東有濃厚的求知欲,無論是什么書,他都喜歡涉獵。廣泛的閱讀讓他視野開闊,深受師生的愛戴。1910 年,毛澤東去縣城的東山學(xué)堂讀書。他只帶了一套換洗衣服,此外全是書籍,其中《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被他端端正正地放在箱子里。
熟讀活用《三國演義》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毛澤東一邊如饑似渴地閱讀中外名著,一邊苦苦地探索中國的前途。毛澤東決然地參加了革命,他要用革命的火種,去點燃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思想,領(lǐng)導(dǎo)人民去推翻壓迫人的舊制度。毛澤東一生都在讀書,他是在研究歷史,他是在探索真理?!度龂萘x》是他讀了70 多年的書,他對《三國演義》擁有濃厚的情結(jié)。井岡山時期是中國革命的低谷時期,毛澤東生活異常艱苦,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書籍。讀書是他艱苦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每當(dāng)革命遭遇挫折,他就把自己關(guān)起來讀書,或者躲在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讀書。他在思索中讀書,在讀書中思索,每一次都會豁然開朗。
若要問毛澤東不但是位詩人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他的軍事理論和水平,有相當(dāng)一部分來源于《三國演義》。毛澤東讀了幾遍《三國演義》,恐怕連他本人也記不清了。他讀《三國演義》,有時候是一本書一次看完,有時候是選擇性地細看某一個故事章節(jié)。毛澤東每一次看《三國演義》都會有新的見解和收獲,這也是他對《三國演義》百讀不厭的重要原因。在中國革命最低谷時期,黨內(nèi)的少數(shù)左傾主義分子極力詆毀毛澤東,說他是個書不離手的書呆子,說他是用舊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封建主義來指導(dǎo)革命。當(dāng)時賀子珍毫不客氣地反駁說:“毛澤東熟讀古典文學(xué),熟讀《三國演義》,并且引用歷史上的典故為今天所用,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作法。”說得這些人啞口無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