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性方面,比如,公園可以跟周圍的事物、環(huán)境有非常良好的互動,你甚至可以去觸摸、攀爬,你也可以跟它有不同的接觸,包括視覺的、觸覺的和感覺的。
藝術甚至也可以跟公共教育方式相結(jié)合,例如圖片當中可以看到,這展示了冰和水的關系。從這個場景中,可以感覺到光的轉(zhuǎn)換,可以感受到科學可以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這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間當中,從藝術與人、空間、環(huán)境之間的關聯(lián)性來看,這個方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也具有很強烈的沖擊力。
六、藝術超常規(guī)理解視角
在上述前提下,我們可能會更多地考慮藝術的一些特殊方法,因此藝術的超常規(guī)理解視角值得我們?nèi)ヌ剿?。比如上圖,(圖片21、22)這是中秋頤和園里的一個場景,中秋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中秋的月亮很圓,所以我們要團圓。我們有一個民間故事,說月亮上面住著嫦娥和一只,所以兔子看著月亮,會讓人產(chǎn)生故事的聯(lián)想。這個作品就是在橋上放上一個大大的人工月亮,周圍用重復的方式放上一群可愛的小白兔。這樣的場景我們一看就知道是中秋,這是我們很傳統(tǒng)、很中國、很具有民族性的場景,中國人都能明白這個場景的意義。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傳統(tǒng),所以我們才會理解這樣的場景。
藝術的超常規(guī)視角,能夠挖掘人們內(nèi)心或者民族精神中的強烈力量,它觀察、發(fā)掘問題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這是(圖片23)一個年輕的藝術家的作品。拉鏈是我們?nèi)粘I钪谐S玫奈锲?,但我們很少這么仔細地觀察它。這個年輕的藝術家把拉鏈的鋸齒變成變成了一個個撅著屁股的小孩,兩個小孩放在一起,加上中間的拉扣,組成了一個拉鏈。這樣的作品放在門口作為引入的方式,會受到孩子和大人的歡迎。所以,看待問題的時候并不是一成不變,我們要以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然后把它變成解決問題或是創(chuàng)作作品的根據(jù)。
七、藝術常態(tài)化接觸方式
我們看另外一個例子,上圖是瑞士的一個紀念性公園。公園是公共性的場所,這個公園還是一個紀念園區(qū),是一個陵園。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紀念性場所的時候,一般的人會說,這個地方要有紀念碑一樣的東西,然后周圍種點樹等等,這是一種常規(guī)的方式。然而,圖片上的作品卻帶有藝術家超常規(guī)的視角。在四方的綠色草坪上,做了一個略微向上的用銹鋼板包裹的水榭,里面是一個方形的水池,水池邊的石碑排列在一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