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網絡反腐的路徑思考
網絡反腐是一個長期工程,要想促進網絡反腐始終朝著高效、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培育公民理性精神,確保網絡反腐工作在健康的網絡輿論環(huán)境中順利開展。要構建良性的網絡監(jiān)督環(huán)境,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讓民眾在優(yōu)質、健康的網絡平臺環(huán)境和風氣中擁有理性的公民精神。政府要不斷強化對網絡反腐輿情的合法監(jiān)督,面對網絡民意既要尊重與疏導,但也不能放棄基本的管理原則、法律法規(guī)。政府必須注意網絡反腐輿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要及時地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去監(jiān)測目標輿論,然后過濾、屏蔽非理性的不良輿論,并在媒體上發(fā)布正確的權威信息來引導民眾情緒,讓他們擁有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網絡輿論心態(tài)。政府還要不斷提升民眾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法治精神,幫助民眾理性運用網絡媒介資源,并在面對大量信息時能夠分辨真假、理性分析問題。要不斷通過多樣化的網絡宣傳活動,讓網絡上的民眾意識到網絡反腐的道德性和法律性,在網上不能惡意進行人身攻擊、侵犯他人人權,更不能編造謠言。
第二,打通官民互動渠道,為制度反腐提供補充。網絡反腐主要依靠網絡揭發(fā)、網絡曝光等手段來引發(fā)政府和社會輿論的關注,但對于腐敗行為的查處,最終還要依靠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因此必須要打通官民互動渠道。首先,政府要打通信息互動渠道,實現(xiàn)與網絡舉報人的聯(lián)系,以提升反腐工作的透明度,保障民眾的知情權,為民眾的反腐行為提供便利和強化彼此之間的協(xié)作配合。其次,政府要正確對待網絡監(jiān)督,更要意識到網絡監(jiān)督這一新型群眾監(jiān)督模式的重要性。民眾的網絡反腐行為,其實是在合法行使自己的自由表達權與監(jiān)督權,政府不能帶有敵對思維,將網絡反腐視作洪水猛獸,而是要與民眾理性對話。
第三,加速推進反腐運行機制建設,確保網絡反腐規(guī)范運行。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網絡輿情引導機制,以防止網絡反腐變成網民情緒宣泄、造謠生事、侵犯人權的平臺。其次,應該建立一套規(guī)范化、完善化的網絡反腐溝通機制,構建政府與民眾的在線溝通平臺,從而在制度上實現(xiàn)和保障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零距離交流,并不斷整合海量的、日漸零碎化的網絡意見,實現(xiàn)政府與民眾話語系統(tǒng)的有效對接。最后,要進一步完善網絡民意表達與政治參與的組織機制和網絡輿情民意調查、分析機制,要切實尊重民眾權利和民意,并進一步規(guī)范、健全網絡反腐的程序與方式。
第四,加快網絡反腐立法建設,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首先,在法律層面上對網絡反腐行為的手段與范圍等做出規(guī)范,讓網絡反腐有法可循,保障與規(guī)范網絡反腐參與主體的參與權、知情權、監(jiān)督權、表達權。其次,要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起網絡反腐參與主體的權益保障制度與補償制度,同時還應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督追責制度,要對挑戰(zhàn)法律底線的行為進行依法追究,以此來提升網絡反腐參與主體的責任意識。此外,要對政府與官員在網絡反腐中行使的權利進行法律上的明確規(guī)范,避免網絡反腐聲音遭到惡意打壓,從而讓網絡反腐真正成為民眾監(jiān)督與約束公權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歷史與民族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國家民委自籌項目“中國儒家哲學在貴州民族地區(qū)的沿革與傳承”(項目編號:14QNZ010)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劉箭:《法治視野下當前中國反腐敗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②文宏、黃之玞:《網絡反腐事件中的政府回應及其影響因素——基于170個網絡反腐案例的實證分析》,《公共管理學報》,2016年第1期。
③田啟戰(zhàn)、蔣杰:《網絡反腐視域下的政治認同分析》,《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
④徐祖瀾:《網絡反腐的謠言困局與法治出路》,《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年第6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