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兩餐,太監(jiān)侍膳,決不讓貪食
從周朝開始,國君就都有食官指導飲食,就跟現(xiàn)在的營養(yǎng)師一樣。清朝皇帝每天兩餐,早上7點用早膳,下午1點用晚膳,中間加點零食、粥之類的。
每次吃飯,侍膳的太監(jiān)會盯準皇上的眼色,皇上看哪一道菜,就趕緊把那道菜挪到皇上跟前,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布菜碟里。要是皇帝說不錯,那就再舀一次,然后立刻撤菜,要皇帝小心謹慎不可貪食。
有的小皇帝貪吃,比如同治,6歲登基,他也吃48道全份菜,但是清室的育兒理念是“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不能吃得太飽,怕?lián)沃?。那這一份怎么辦呢?做必須得做,擺好不讓皇上看見,找一個太監(jiān)替他吃。
這是有檔案記載的,這個太監(jiān)叫張文亮,每餐吃完了還得到慈禧、慈安那兒去匯報,吃得好,哪個好吃,謝謝圣母皇太后。
溥儀也是一樣,他在《我的前半生》里說,餓得到太監(jiān)屋子里搶東西吃,抓起一個肘子就死命往嘴里塞,太監(jiān)連哄帶搶地給搶過去。
在清宮,皇帝什么都不怕,最怕廚師,賞賜最多的也是廚師,隔三差五就要賞,銀子、貂皮、緞子都有,這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噬系目谖断埠檬菍m中大忌,決不能問,更不能寫,為了防止有人下毒。御膳這么多品種,也是為了讓人難以分析出皇帝的飲食偏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