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再給大家來講一個小情節(jié),看看老西游記的功夫。
有這么一段情節(jié):取經(jīng)路上,唐僧來到了一個叫“木仙庵”的地方,里面有幾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其實都是松樹、柏樹等變的妖怪,非拉著唐僧作詩聯(lián)句。
唐僧禁不住幾個老妖怪的撩撥,動了詩興,就和他們唱和了起來。
一共作了多少首詩呢?在《西游記》原著里,他們你來我往,共作了七首律詩。吳承恩大概是有點想炫耀詩才,但這些詩其實水平不高,空洞乏味,而且這一段情節(jié)也很拖沓,啰哩啰嗦。
而在電視劇里,七首律詩被砍得只保留一首,恰恰是選了最好的一首。
它的開頭兩句是這樣的:“禪心似月迥無塵,詩興如天青更新。”作到最后兩句時,四老一致要讓唐僧來收尾。大家記得是怎么收的嗎?
“半枕松風茶未熟,
吟懷瀟灑滿腔春。”
眾老都鼓掌:“好一個 ‘吟懷瀟灑滿腔春’!”而作為觀眾,我也想說,好一個“吟懷瀟灑滿腔春”!
大家想一下,當時拍《西游記》篇幅那么有限,獅駝嶺、比丘國等等大戲都砍掉了,卻認真保留了這一段,拍電視劇的人真是有一份詩情畫意在。
更難的是,能大段砍掉原著里堆砌的爛詩,唯獨選出最清新的一首,大加發(fā)揮,說明拍劇的人識詩、懂詩。
于是,原書里一段冗長乏味的情節(jié),變成了熒幕上一段緊湊、風雅的詩會。它是很有作用的:一路上懦弱無能的肉雞般的唐僧,抓住了這次機會,展露了自己的風采。
它會讓你恍然領(lǐng)悟到:“御弟哥哥”并不只是個光會叫“大王饒命”、“悟空救我”的窩囊廢。他一路迷倒那么多女王、女妖,不只是靠一張小白臉,更不是靠器大活好。他是有禪心似月、詩興如天的一面的,是有吟懷瀟灑、滿腔才華的一面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