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人們談論王陽明,除了追捧他的文武功績和士節(jié)品格外,對他的“知行合一”(心學)也全面肯定、大加宣揚,好像比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還高明,我想對此說點自己的看法。
其實,對于王陽明“知行合一”說,中國哲學史上是早有定論的,認為它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yǎng)學說。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本來不是講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主要是講道德意識和道德踐行的關系,當然也包括其它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他講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意識。“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行和實際行動。他講的知行關系包括兩層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既有別于朱熹,也不同于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后,格物致知,而王陽明則主張求理于心,心即理,性即理,強調“致良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