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選舉”的悖論
有人認為,民主就是能夠自由選舉,要給予人民以自由選舉的權利。在這個問題中,也含有一個很大的悖論。
曾有一個青年人跟我說,中國人真是悲哀,我們到今天還沒有自由選擇領導人的權利。他抱怨我們的政治選舉不是那么自由。其實,能夠自由選舉,選舉自己中意的領導人,只是一個幻覺,是西方政治精英駕馭民眾的一種方法。
2016年美國總統(tǒng)競選期間,一些非洲國家官員也問我這個問題,我和他們開玩笑說,自由選舉固然是一個好東西,但如果選舉的目標沒有什么可選性的話,也挺悲慘的。比如說,我很同情美國選民,因為美國選民沒有太多的選擇,他們只能在一個“騙子”和一個“瘋子”中做選擇。這恰恰反映出當今世界所謂的自由選舉的一個巨大困境。在所謂的自由選舉中,有幾個問題是非常難以控制的。
比如,一方面,我們說民主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另一方面,我們又說,民主制度最大的原則就是可以自由選舉。這本身就包含著巨大的矛盾,因為在古希臘時期,各級領導人不是通過選舉產(chǎn)生的。在古希臘,領導人是靠抽簽產(chǎn)生的。當時的古希臘人已經(jīng)意識到選舉是一個不靠譜的事情,可以被操縱。所以,只有抽簽才是上蒼的意志,如果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來掌握權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抽簽來決定誰來擔任什么職務。
近代以后,特別是19世紀以來,歐美國家紛紛開始實行代議制。代議制在今天被認為是民主政體的典型特征。就是說,國家大了,人口多了,不可能任何問題都讓老百姓投票決定,于是選出代表,讓他們代替人民去執(zhí)政。怎樣選舉代表呢?其實從一開始就有很多理論家證明,選舉是一個不能選出最優(yōu)代表的程序。其原因就在于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理論和實際上的問題。
第一,隨便選舉會陷入一種自我循環(huán)的過程。如果選出的代表不同,就會出現(xiàn)有些人覺得A比B和C都好,而另一些人覺得B比C和A都好的情況,導致選來選去選不出最優(yōu)結(jié)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