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是如何管黨、治黨的?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中央對黨的建設非常重視,可以說重視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4年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各級黨委、黨組而言,黨建是最重要的政績,如果黨弱了、散了甚至垮了,別的政績還有什么用。
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那么重視黨建?我認為道理不復雜,基本上就兩條:第一,看清楚了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總書記有一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叫“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看清楚了我們黨的建設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像“四風”的問題,尤其是腐敗的問題,不抓不行。
全面從嚴治黨怎么個“全”法?在我看來就是黨的建設各個方面都要從嚴抓起。
嚴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看重黨的思想建設,認為這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是靈魂,如果這個方面抓不好,那很多東西就沒有了基礎。總書記有些話我們大家耳熟能詳,比如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有這樣的“鈣”,什么風險困難都能經受得住,沒有這樣的“鈣”,什么問題都可能出。還有“總開關”的說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總開關”,要擰緊這個“總開關”。
這些說法很生動、很深刻。一個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在思想觀念支配下發(fā)生的,想對了不容易出錯,想錯了就會出錯,甚至必然要錯。
比如說,革命時期我們大多數(shù)共產黨員是不缺“鈣”的。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當年參加長征的紅軍指戰(zhàn)員靠什么能夠走完全程,路過的很多都是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的地區(qū),雪山之上嚴重缺氧,草地稍微不留神就陷進去,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當年的困難程度我們今天難以想象,但是大家堅定不移地走,各路紅軍部隊在長征開始的時候有30來萬人,最后就剩下3萬來人,很多人都犧牲了。
習近平總書記講過夏明翰烈士、方志敏烈士的例子。夏明翰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方志敏烈士臨死,還在獄中寫《可愛的中國》。相信很多同志都讀過,今天我們讀了仍然很感動。但是當年方志敏同志很清楚將來的中國再可愛,他是見不著了。當年正面的例子很多,但是我們想一想,最近這些年來負面的例子也出了不少,落馬的大老虎和小蒼蠅們,他們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喪失了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講要不忘初心,但是這些人已經忘記了初心;二是缺乏對紀律、對規(guī)矩、對法律的敬畏。這兩條都占了,能不出問題嗎?
正面的經驗,反面的教訓,都表明黨的思想建設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倳浿v的不忘初心,主要就包括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大道理、硬道理,但有人卻不以為然,有的領導干部說,馬克思主義是一百多年前誕生的,早過時了,今天信它還有什么用呢?說這個話的人一定沒有真正明白馬克思主義到底是什么,明白了之后沒有理由不信它。馬克思主義當中確實有一些具體內容,有的不完全適合中國的國情,有的時過境遷了,不是簡單搬過來就可以,而是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需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最基本的東西我認為是永遠不過時的,至少有三個方面不會過時——
第一,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我們都學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都知道如果我們學明白、會用了,定會受益無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學哲學就學了兩次,總書記的講話,看問題看得全、看得辯證、看得宏觀、看得長遠,我想這就跟哲學素養(yǎng)功底密切相關。
第二,馬克思主義根本價值觀,在我看來用三句話可以說得清楚:一句是實現(xiàn)人的共同富裕;第二句,實現(xiàn)人的完全平等;第三句,實現(xiàn)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我們追求的東西不就是這個嗎?如果我們說明白,老百姓搞清楚了,誰會覺得這個價值觀不好呢,誰有理由覺得它不好呢?
第三,馬克思主義根本的政治立場,這個政治立場是什么?就是始終為絕大多數(shù)群眾謀利益。這一條如果動搖了,那么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就動搖了。
還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認為更不應該有問題?,F(xiàn)在很多人應該從自己的經歷中去理解,尤其是對于很多中老年人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黨,這個民族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帶來了什么?我們今天取得的巨大的物質與精神成果,以及在短短幾十年內,國家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就可以回答好這個問題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