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深刻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fā)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對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了頂層設計和系統(tǒng)部署。為了深入學習貫徹講話精神,本刊特別邀請四位專家從融通資源、構建路徑、發(fā)展方向等方面,就如何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進行探討。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哲學社會科學是古往今來各種知識、觀念、理論、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結果,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
融通馬克思主義資源
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批判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實現(xiàn)社會全面進步和人類徹底解放的科學。從研究對象看,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學說,又是關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和轉變?yōu)樯鐣髁x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學說。從階級屬性看,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為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及發(fā)展規(guī)律,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重大理論成果,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馬克思主義既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如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包括我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生態(tài)、外交、國防、黨建等領域形成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如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分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等等,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強調指出的:“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的最大增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