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心細,揉揉睡眼惺忪的雙眼,證實是父親在對她說話,隨即回答:“爸爸您等會,我就去端來!”
珊珊好不高興,多少天來爸爸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今天主動提出想吃面條,難道不是一個好征兆?一碗熱湯面端來了,陳毅眼里閃動著欣喜的光芒。
珊珊攙扶父親半坐起來,用筷子一根一根地喂著。
她看見父親的食欲并不好,吞咽困難,但終究還是吞下了好幾根面條,心里比蜜還甜。
這天醫(yī)生查房時,陳毅眼里放著光,吃力地說:“今天是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我早上吃了面條。我要爭取年底下床走一走!”
所有在場人的眼睛都濕潤了。
珊珊這才明白,父親是為給毛主席吃壽面才吃面條。
更使她難以理解的,父親臥床兩個多月,病房里既沒有掛歷,也沒有人提醒他,他是怎么知道這天就是12月26日呢?這說明他在心里一天天地計算著日子,無須人提醒。
其實,這天是12月24日。
可是誰都不忍心糾正他,權(quán)當他提前為毛主席吃壽面吧!珊珊看見父親病成這樣,還想著為毛主席吃壽面,使她一時無法控制自己,淚水頓時模糊了視線。
陳毅病危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許多老同志的不安和關(guān)注。
周恩來不聲不響地走進病房,搬把木椅緊靠陳毅坐下,像親兄長似地款款細語。
眼睛失明的劉伯承由人攙扶著走進病房,用手撫摸著陳毅的臉和手,互相說著勉勵的話。
朱德夫婦、聶榮臻夫婦、李富春夫婦也來了。
王震怕陳毅在病房寂寞,經(jīng)常帶著小孫女一起來,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葉劍英幾乎天天都來。
他怕陳毅說話多了吃不消,總是稍坐一會兒便退出來,一趟又一趟地在病房外來回踱步,久久不肯離去。
“珊珊,幾點了?”
這是陳毅第三次問時間了。
他的病情還在加重,時而昏迷,時而清醒,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
珊珊知道,這是父親等著會見喬冠華。
率領(lǐng)中國代表團出席完聯(lián)合國大會的喬冠華,剛剛來了電話,說一會兒就到。
當喬冠華準時出現(xiàn)在陳毅的病房時,陳毅抬起身子,伸出雙手表示歡迎,顯得格外激動,連聲說:“偉大的勝利,偉大的勝利??!”
喬冠華淚光閃閃,久久握著陳毅伸出的手。
他動情地說:“在聯(lián)合國遇到許多外國朋友,他們都讓我轉(zhuǎn)達對您的問候。
他們都十分想念您。
好幾位非洲國家的外長,都請您病愈后再去訪問。”
他還說,美國總統(tǒng)國家事務(wù)副助理黑格將帶先遣組來到北京,為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打前站,中美兩國關(guān)系將翻開新的一頁。
陳毅難得這樣長時間處于清醒和興奮狀態(tài),臉上出現(xiàn)少有的紅暈,多次聽到他說“謝謝”,“很好”。
由于長時間陪護危重病人,操勞過度,尤其精神上負擔過重,張茜也日漸虛弱,最近連續(xù)咯了兩次血。
但她從不在人前示弱。
苦些累些她不怕,看見丈夫疼痛難忍,一次又一次昏迷,卻難以忍受,不止一次偷偷落淚。
在兒女面前,在所有醫(yī)務(wù)人員和工作人員面前,她始終是強者,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使他盡可能少受痛苦,她已經(jīng)作了而且心甘情愿作出任何犧牲。
一天,張茜領(lǐng)著兒女,帶著一卷珍藏多年的字軸來到陳毅的病床前,陳毅看見妻子今天滿臉堆笑,精神稍稍振作起來。
張茜要兒子配合她把手中的字軸展開來,一代宗師、享譽海內(nèi)外的著名畫家、書法家齊白石1957年93歲所寫的條幅,立刻展現(xiàn)眼前。
陳毅一向?qū)ψ之嫺信d趣,他微微抬起頭來,不禁兩眼放光,想不到這幅字畫是白石老人當年錄自他本人早年的舊作《贈同志》。
張茜一看丈夫的眼神,對他這時的心思完全心領(lǐng)神會,便飽含感情地讀出聲來:二十年來是與非,一生系得幾安危?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
陳毅臉上浮出了微笑。
這首詩正是他此刻心情的寫照。
時令正是嚴冬,但他已感受到了春天的腳步正向他一步步走近。
他怎能不高興呢?他強打精神說:“我會好起來的!等我手術(shù)傷口長好后,我還要站起來,我還要走路,還要做些工作!”
張茜被丈夫的堅強意志感動了,頻頻含淚點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