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遇到的就是兩個時代的轉型時期。前頭那個時代,貴族很有權力,皇帝沒有什么權力,說了不算,很惱火。與此同時,平民小伙子無論有多優(yōu)秀都當不了大官,因為你不是貴族。但是貴族時代延續(xù)了那么多年,它必然出問題。出什么問題呢?貴族會越來越墮落,一個人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只要長大就能當官,他還要掙扎奮斗嗎?他就不要掙扎奮斗了,他不掙扎奮斗就越來越柔弱了,精神上柔弱,身體上脆弱,他就越來越不配當官了。他不配當官還身居高位,誰都不會接受。平民和皇帝都想改變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就需要一個挑破這個秩序的人。
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武則天。武則天通過廢王立武這一件事兒,想當皇后嘛,當時已經有一個貴族確認的王皇后了,她通過挑動這個事情,挑動了社會最敏感的話題,就是人要不要平等的問題。她把這個問題挑動出來了,皇帝在給她加油,平民出身的官員在給她加油,那么皇帝和一般官員的力量,再加上她的心機,最后就斗倒了王皇后。斗倒王皇后之后,又斗倒了支持王皇后那些大貴族,然后她的地位就越來越穩(wěn)固了。她是一個順流而下的人,是一個順著時代潮流成長的人。這是武則天得到的第二個助力。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流而動和逆流而動,你需要用的力氣和收獲的成果是不一樣的。比方說游泳,逆流而動,一個小時你只能游20米;順流而下,流水的速度有多大,你的基礎速度就有多大,如果再用自己的力量加速的話,你可以游得非常遠。
第三個對于武則天非常有影響的力量是什么?唐高宗的身體狀況。武則天何以成為武則天?我們前面講了兩個大命題,第一個大命題北朝的傳統(tǒng);第二個大命題,轉型時期的社會風貌,允許一個離經叛道者出頭;第三個,我們講身體。大家有沒有覺得很不平衡?太不平衡了,那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和這么小的事情放在一起呢?那么宏大的東西怎么和如此私密的東西放在一起呢?身體有那么重要的價值嗎?唐高宗的身體就有那么重要的價值。唐高宗的身體是什么狀況?病而不死的狀況,他生病了,但他就是不肯死,而且一病就是三十年。什么病?心腦血管疾病,李唐皇室的家族遺傳病。這個遺傳病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整天病病怏怏的,不能夠真正的上朝,但是他也一直這么拖下來。
那么我們可以試想,如果不是病而不死,或者是根本沒病會怎么樣?很簡單,武則天再厲害,頂多當長孫皇后?;实蹖τ谑掷锏臋嗔Χ己茉谝猓粫p易放權,那么皇后最大的能量就是當一個賢內助。那如果唐高宗一病就死了呢?唐高宗第一次發(fā)病的時候,武則天剛剛當了三年皇后。什么也不意味,沒有權威,沒有人真正地去支持她,甚至沒有人真正地知道她。那么這個時候如果皇帝死了,肯定會讓皇子接班,設輔政大臣。那么武則天再厲害,她只能當有權力的皇太后,換句話說她只能當慈禧。
但是,歷史不是這樣的,真實的情況是唐高宗在生病,但是又沒有死。所以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時間,武則天一直是以副總裁的身份存在的,而且是常務副總裁??偛貌徽嬲苁聝?,常務副總裁在管一切的事情。她有什么呀?她有的是一個免費的老師在指點她,這老師比她政治經驗豐富;她有一個免費的保護傘,皇帝都沒說什么呢,你別人還能說什么呀;另外,她還有用三十年時間積累起的政治權威。大家想想,三十年是什么概念?三十年絕對可以造就兩代政治家。因為一般人走上政治舞臺,發(fā)揮比較成熟的作用,在四十歲上下了,再過十幾年大多數人會退休了,兩代政治家可以通過三十年來奠定。
那么如果兩代政治家,都習慣于武則天在那指手劃腳的話,有一天那個并不特別管事的總裁死了,這個常務副總裁扶正,大家是不是都覺得相對順理成章一點?一定是這樣的。
第四,武則天的個人能力。我們剛才講的其實是大時代和小時代的問題,但時代對于每個人是公正的,一個人能走多遠還取決于他自己。第一取決于他自己想走多遠,是不是這樣?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中國歷史上有好多女性曾經參政,但只有武則天當皇帝?我說很簡單,因為她最想當皇帝。真的是這樣,大多數女性會止步于賢內助,會止步于皇后,會止步于皇太后。她覺得我已經實際上擁有權力了,干嘛一定要那個名分呢?就像現(xiàn)在很多家庭一樣,明明太太說了算,但在外面還是要給先生一個面子的。我已經有實際權力了,何必要處處挑戰(zhàn)他呢?那樣不是整個社會壓力也蠻大的嘛?但是武則天是真心實意地想當皇帝,她不僅僅想要實質,還想要這個名分。這是第一點,她想得就那么遠。
第二,她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點:“后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她也是一個讀書人,除了時代造就她,還得有個人的造就。她和長孫皇后有什么不一樣?長孫皇后是讀什么書的?讀經書的。武則天呢?文史。史書是干什么的?有一句話,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史書是教人政治智慧的。中國古代也好,西方古代也好,史書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教人政治智慧。中國還好一點,所有的小孩都有資格讀史書。別看西方現(xiàn)在整天講民主自由,但是在西方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的時候,僅僅國王和貴族的小孩才可以讀史書。為什么?只有他們才用得到史書,史書就是教你政治智慧的。
我們從這就可以看出來了,武則天和長孫皇后的價值取向、人生觀是不一樣的。長孫皇后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讀書、明理、有道德的人,而武則天的偏好是,希望史書能夠提高自己的政治智慧,輔助自己進一步成長。人的取向、信念不同,決定了人的道路不同。所以,長孫皇后本質上講也處在這樣一個大時代,但是她最后的成就是賢后,而武則天最后的成就是女皇。
(三)武則天的文化意義
長孫皇后的文化意義我們剛才講了,第一個是奠定了后妃的一個標桿,第二個是奠定了一個賢內助的樣板。武則天的文化意義呢?
第一,開創(chuàng)了大唐宮廷女性的皇帝夢。女性想當皇帝,我估計歷朝歷代不見得沒有,但是集中起來就是在唐朝。武則天死后,接著她的兒媳韋皇后,她的孫女安樂公主,女兒太平公主都想當皇帝。一個時期有這么多女性集中地想當皇帝,那和武則天的引導作用是分不開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前人們不知道女性可以當皇帝,現(xiàn)在有她開了先例了,很多人就覺得,她行我也行,她行憑什么我不行。所以馬上一堆婦女都向最高權力沖刺,這是唐朝非常獨特的一個政治現(xiàn)象。所以我說,她開創(chuàng)了大唐宮廷女性的皇帝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